[发明专利]一种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79355.7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3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秦建国;庄亚龙;任海兵;赵建宇;左成魁;陈福忠;吴飞;陈元军;马一飞;朱晓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73/20 | 分类号: | B63B73/20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张琳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集装箱 船上 升降 过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该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上建的底部与安装平台之间均匀设置六至八个升降装置,并通过升降装置将上建提升至高位;步骤二,敷设连通上建的电缆;步骤三,通过升降装置将上建下降至低位,拆除雷达桅;步骤四,大型集装箱船航行至入海口处,并停靠于就近的码头;步骤五,通过升降装置将上建提升至高位;步骤六,上建底部的四周边缘与安装平台顶部的四周边缘之间焊接封板形成空舱;步骤七,重新安装雷达桅。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生产成本高,制作周期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有较好的视野,大型集装箱船的上建都会处在较高的高度。而处在长江沿线的船厂在制造此类船舶时,为了避免横跨于长江上的桥梁的阻挡,一般只在厂区完成船舶的主体部分,上建部分随主体部分需要通过牵引船送往入海口处的长兴岛,再进行组装。此方法不仅生产成本高,制作周期也被拉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制作周期的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型集装箱船上建的升降过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上建的底部与安装平台之间均匀设置六至八个升降装置,并通过升降装置将上建提升至高位;
步骤二,敷设连通上建的电缆;
步骤三,通过升降装置将上建下降至低位,拆除雷达桅;
步骤四,大型集装箱船航行至入海口处,并停靠于就近的码头;
步骤五,通过升降装置将上建提升至高位;
步骤六,上建底部的四周边缘与安装平台顶部的四周边缘之间焊接封板形成空舱;
步骤七,重新安装雷达桅。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与上建固接的顶撑,顶撑的外侧套接有顶撑盒,顶撑盒固接于安装平台,顶撑盒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千斤顶,千斤顶到装于顶撑的底部,千斤顶驱使顶撑在顶撑盒内滑移,顶撑盒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垫块进入的入口,垫块用于抬高顶撑,入口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固定顶撑的定位销,顶撑由下至上开设有若干个与定位销配合的销孔。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提升的操作流程如下:
ST1,准备好若干个垫块;
ST2,开启同步液压泵,千斤顶微微抬升顶撑后停止,拔出定位销;
ST3,继续抬升顶撑,露出最近的销孔后,插入定位销;
ST4,千斤顶泄压,利用叉车经入口在千斤顶的正下方放置一个垫块,垫块放置在底座的上方;
ST5,重复ST2-ST4,将上建提升至设定高度。
优选的,所述垫块的高度为0.5米,千斤顶的最大行程为0.6米。千斤顶的最大行程稍大于垫块的高度,方便叠放垫块。
优选的,所述入口的高度为1.8-2米。可使用叉车经入口叠放垫块。
优选的,所述定位销为双销轴。双销轴可提高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上建的底部与安装平台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反顶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93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