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喂料组件及真空熔炼炉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78866.7 | 申请日: | 2021-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9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安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三环奥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4/16 | 分类号: | F27B14/16;F27B14/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佳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020 | 代理人: | 何龙其 |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喂料 组件 真空 熔炼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喂料组件及真空熔炼炉,所述自动喂料组件包括底座和通过立板固定在底座上方的横板,底座的上部安装有熔炼炉本体,立板的侧部上通过安装板设置有圆筒,且圆筒中通过转动机构设置有多根用于对原料进行混合的搅拌杆,转动机构连接有设置在安装板与横板之间的高度调节机构,底座的上部还固定有竖板,竖板的侧部上安装有送料筒,且送料筒中设置有送料件,送料件同安装在底座上方的泵气机构连接,圆筒的底部通过管道与送料筒的一端连接,送料筒的另一端同熔炼炉本体连接,通过各个机构及部件的配合,实现了喂料的自动性,且由于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与转动机构对原料进行了混合处理,从而提升了最终熔炼炉工作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熔炼炉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喂料组件及真空熔炼炉。
背景技术
真空熔炼,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金属与合金熔炼的特种熔炼技术。主要包括真空感应熔炼、真空电弧重熔和电子束熔炼。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特别是伴随着宇航、海洋开发、能源开发及电子工业的迅速进展,对金属材料(高级合金钢及合金)的品种、产量、尤其是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现有的真空熔炼炉,在使用时,通常是由人工操作的方式来进行送料,如此一来,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且直接将原料送至熔炼炉中,不利于最终熔炼效果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喂料组件及真空熔炼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喂料组件,包括底座和通过立板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方且与所述底座相平行的横板,所述底座的上部安装有熔炼炉本体;
所述立板的侧部上通过安装板设置有圆筒,且所述圆筒中通过转动机构设置有多根用于对原料进行混合的搅拌杆,所述转动机构连接有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横板之间的高度调节机构;
所述底座的上部还固定有一个与之垂直的竖板,所述竖板的侧部上安装有一个位于所述圆筒与所述熔炼炉本体之间的送料筒,且所述送料筒中设置有送料件,所述送料件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方的泵气机构连接;
所述圆筒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所述送料筒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门,所述送料筒的另一端同所述熔炼炉本体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料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送料筒中的驱动轴和设置在所述驱动轴外周上的螺旋叶片,所述竖板的背离所述送料筒的一侧上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同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同所述泵气机构连接,所述驱动轴和所述送料筒二者的中心轴线重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泵气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方的气泵,所述气泵的叶轮轴通过锥齿轮组同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气泵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与套合件同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套合件包括套设在所述驱动轴上且与之转动连接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内部中空,且其背离所述第二电机的一侧上沿圆周开设有一圈通孔,并通过管道同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板上的转轴以及通过限位结构与所述转轴滑动套合的套轴,所述转轴通过传动带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连接,多根所述搅拌杆沿圆周固定设置在所述套轴的底端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外周上的多个突起以及设置在所述套轴的内壁上且与所述突起适配的多个凹槽,所述突起与所述凹槽的数量相等。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横板之间的丝杆和设置在所述丝杆上且与之螺纹配合的螺纹套筒,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还设置有一个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且所述丝杆通过传动带同所述转轴连接;
所述套轴的外周上还设置有一个通过连接板与所述螺纹套筒固定的套管,且所述套管与所述套轴二者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三环奥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三环奥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88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