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睫状沟定位标记器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78446.9 | 申请日: | 2021-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4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李嘉文;刘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一叶知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7 | 代理人: | 刘洪雨 |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睫状沟 定位 标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睫状沟定位标记器及方法,包括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一端设置有定位金属条卡槽,所述定位金属条卡槽一端卡接设置有定位金属条,所述定位环一端开设有定位刻度条,所述定位环下方设置有定位脚针,所述定位环侧方一端螺合连接有把手安装拆卸杆;本发明中通过金属条卡孔将定位金属条固定于定位环上的定位金属条卡槽之上,在定位环开设多组定位刻度条,刻度条有利于精确定向,术中将十字交叉结构的定位金属条其中心点置于角膜正中央,即可准确定位睫状沟位置,定位环底部与定位刻度条对应设置的定位脚针,可以直接定位巩膜隧道位置,能够方便且更加精准的定位睫状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睫状沟定位标记器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临床上有大量眼外伤术后无晶体的病人,这类病人晶体囊袋已被切除,无法利用常规方法植入人工晶体。目前较为可靠的治疗方法是人工晶体巩膜层间固定术,这种方法要求将人工晶体支撑袢准确插入到睫状沟位置的巩膜壁之中,从而减少并发症,并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但目前面临睫状沟位置难以精准测量和定位的问题,目前睫状沟定位主要采用角膜缘作为定位标记,但临床上角巩膜缘是一个渐变过度的区域,本身同样难以准确定位,造成定位结果不准确。目前采用UBM生物显微镜作为定位辅助工具,可以准确测量睫状沟位置,但角巩膜沿区域仍然难以精准定位,且术中所采用的定位工具为卡尺,这种定位器械精度不高,造成术中睫状沟定位偏差大,术后并发症多,手术效果不好。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利用UBM显微镜测量眼球睫状沟所组成的睫状环的直径的方法来定位睫状沟所在的位置,经过测量研究发现,UBM显微镜可以有效测量睫状环的直径达到要求,但是这需要通过一种睫状沟定位标记器进行配合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睫状沟定位标记器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睫状沟定位标记器及方法,包括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一端设置有定位金属条卡槽,所述定位金属条卡槽一端卡接设置有定位金属条,所述定位环一端开设有定位刻度条,所述定位环下方设置有定位脚针,所述定位环侧方一端螺合连接有把手安装拆卸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把手安装拆卸杆一端设置有阻尼转轴,所述阻尼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器把手,所述定位器把手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把手安装拆卸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金属条卡槽一端开设有金属条卡孔,所述定位环侧方一端开设有把手连接内螺纹孔,所述把手安装拆卸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连接外螺纹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金属条卡槽与所述金属条卡孔数量均设置有四组,所述定位刻度条与所述定位脚针数量均设置有十二组,且所述定位刻度条与所述定位脚针位置对应设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金属条为弧形十字交叉结构金属条,所述定位金属条的四端与所述金属条卡孔相适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把手连接内螺纹孔与所述把手连接外螺纹杆相适配,所述把手连接外螺纹杆可螺入所述把手连接内螺纹孔内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使用方法为:首先通过金属条卡孔将定位金属条固定于定位环上的定位金属条卡槽之上,在定位环开设多组定位刻度条,刻度条有利于精确定向,术中将十字交叉结构的定位金属条其中心点置于角膜正中央,即可准确定位睫状沟位置,定位环底部与定位刻度条对应设置的定位脚针,可以直接定位巩膜隧道位置,能够方便且更加精准的定位睫状沟,在定位时通过在把手连接内螺纹孔内螺入把手连接外螺纹杆,将把手安装拆卸杆、阻尼转轴和定位器把手固定连接于定位环上,能够方便的通过把持定位器把手去使用定位器,同时阻尼转轴能够方便的转动定位器把手的角度,同时能够在固定角度进行定位,从而便于医生的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84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