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管反应堆虚拟仿真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7842.X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6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罗瀛;张皓;谭超;熊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李东斌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反应堆 虚拟 仿真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反应堆虚拟仿真系统,包括:通信模块,用于获取外部系统传递的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依据数据类型执行不同处理步骤以优化所述数据;实时交互模块,用于接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或设计对比验证模块驱动,导入所述原始3D模型数据/设计数据,并以多维形式直观呈现原始3D模型或所述设计数据;设计对比验证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指令对优化后的所述原始3D模型数据或设计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本发明提供的热管反应堆虚拟仿真系统增强了实施过程中的可视化环节,降低了研发难度,且耗资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仿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管反应堆虚拟仿真系统。
背景技术
相比于传统化学动力,核动力续航能力强,功率大。但传统压水堆核动力存在循环系统和旋转设备,体积大,隐身性能差,因而限制了其在无人潜航器上的应用。小型静默式热管堆技术利用热管将堆芯核裂变产生的热量导出,再利用温差发电装置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温差静态发电相较斯特林等动态发电,技术成熟,方案可行。这种核能加热管加温差发电的整体方案,具有固有安全、长续航、智能自主控制和超静音等特点,能有效满足新型海洋装备的动力需求。
在静默式热管堆研究和设计过程中,面临着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设计变更繁琐的问题,如热管堆总体和各分系统模块存在分阶段、多目标、多层次的系统评估与优化需求的,且在设计中进行实物验证的环节会加大这些资金人力成本的开支,增加研发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述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热管反应堆虚拟仿真系统,该热管反应堆虚拟仿真系统采用三维虚拟仿真技术,能够前期设计时,快速进行小型静默式热管堆的设计模型搭建的验证工作,且在搭建过程中还可结合核物理系统仿真的计算结果,驱动设计模型进行相应动作,增强了实施过程中的可视化环节,降低了研发难度,且耗资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管反应堆虚拟仿真系统,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获取外部系统传递的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依据数据类型执行不同处理步骤以优化所述数据;
实时交互模块,用于接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或设计对比验证模块驱动,导入所述原始3D模型数据/设计数据,并以多维形式直观呈现原始3D模型或所述设计数据;
设计对比验证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指令对优化后的所述原始3D模型数据或设计数据进行对比验证。
所述通信模块中,所述数据包括用于表征热管反应堆设计过程中产生的机械结构模型的原始3D模型数据和/或用于表征依据原始系统设计参数,通过运行仿真平台计算、输出运行结果的设计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中,若判断所述数据为设计数据,则直接转入实时交互模块处理;若判断所述数据为原始3D模型数据,则对所述原始3D模型进行优化处理后转入实时交互模块。
所述优化处理包括:
模型轻量化处理子模块,用于减去所述原始3D模型冗余的面片、线条参数;
模型破损检测及干涉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并标明所述原始3D模型中存在的破损以及检测并标明所述原始3D模型内部结构干涉;
模型贴图处理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原始3D模型材料选择合适的材质纹理贴图进行处理。
所述设计对比验证模块中,若所述用户指令为模型对比,则控制所述实时交互模块加载指定的原始3D模型数据,并对比不同阶段的原始3D模型细节以针对不同原始3D模型出具模型差异性统计报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78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