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乳品废水的MBBR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77607.2 | 申请日: | 2021-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2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宏;张利拴;丰改生;张建宾;杨树岗;贾文斌;王文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彭素琴 |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品 废水 mbbr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乳品废水的MBBR处理方法。该法采用前置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出泥管道、进水管、MBBR污泥回流管、出水管、气提单元、挡泥板组件、集气罩和沼气管;MBBR污泥回流管与进水管连通;气提单元竖直固设于反应器本体的内腔中部;气提单元包括上旋流配水器、气提气管、气提集气罩、收水器导流管和收水器;上旋流配水器、收水器导流管和收水器由上至下依次连通;气提集气罩的顶端通过倾斜设置的若干气提气管与收水器导流管的侧壁连通;挡泥板组件固定于出水管的上方;集气罩设置于反应器本体的顶部;集气罩通过沼气管与前置反应器的外部连通。本发明对于乳品废水处理高效、运行稳定、抗水质波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乳品废水的MBBR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乳品废水的水质特点:废水因含油脂、蛋白呈现胶体状态;在酸、碱、菌类等存在的情况下,乳品废水的胶体体系很容易被破坏,进而废水中的油脂裹挟蛋白、污泥等成为浮渣,积累在反应器液面,严重时可积累成厚厚一层固体。
现有的MBBR污水处理工艺以图2和图3所示的两种工艺为主。
如图2所示,MBBR剩余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将图2所示的MBBR工艺应用于乳品废水的处理,会存在如下缺点:厌氧反应器前端为水解酸化池,通常无很好三相分离功能,容易造成浮渣堵塞或者浮渣流入厌氧反应器上部造成厌氧污泥流失,最终导致厌氧效率大大降低。具体地,乳品废水中的油脂容易聚集在厌氧反应器甚至其下游的MBBR的填料上,一方面会影响生物膜在填料表面的生长及繁殖,进而导致厌氧反应器及MBBR的对于水中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下降;第二方面还会减小填料的比表面积及有效流通空间,增加“死区”占比,增大反应装置的水流阻力;第三方面当填料上粘附的油脂过多后,会使得填料的平均密度下降,导致填料上浮至液面表层,使得填料失去其本身的作用。因此,现有的,MBBR剩余污泥回流工艺,不仅起不到补充泥源的作用,反而容易造成厌氧跑泥和降低厌氧处理效率的问题。
如图3所示,无MBBR剩余污泥回流厌氧前段增加气浮装置(DAF)以去除乳品废水中的油脂。将图3所示的MBBR工艺应用于乳品废水的处理,会存在如下缺点:厌氧反应器前段为DAF,可以主动部分破坏乳品废水的胶体系统,去除一部分浮渣,但是耗电量大,需要投加药剂,且产生的污泥量大,污泥性质为浮渣,对压泥系统的压力也很大。具体地,第一方面,由于使用了DAF,能耗高;第二方面,DAF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药剂(PAM和PAC),不环保;第三方面,DAF处理后得到了大量高油脂含量的固体废弃物,该固体废弃物由于油脂含量高,难以浓缩脱水,处置费用较高;第四方面,MBBR剥落的生物膜,经后端的DAF进行固液分离后,脱水,作为固体废弃物处理,导致工艺产生的污泥固体废物量巨大,污泥性质为浮渣,对压泥系统(带式压滤机)的压力也很大。
发明内容
针对前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乳品废水的MBBR处理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MBBR的前置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出泥管道、进水管、MBBR污泥回流管、出水管、气提单元、挡泥板组件、集气罩和沼气管;
所述反应器本体竖直设置;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底部呈倒锥状;所述出泥管道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底部的锥尖中心与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出泥管道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前置反应器的外部;
所述进水管贯穿所述反应器本体的上侧壁,与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内腔连通;所述MBBR污泥回流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
所述出水管贯穿所述反应器本体的下侧壁,与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内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76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