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杂散信号和本振信号的滤除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77378.4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2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蔡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冉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1/00 | 分类号: | H03H1/00;H03L7/08;H03L7/093;H03D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沈鑫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散信号和本振信号的滤除方法及系统,其中,一种杂散信号和本振信号的滤除方法包括,利用采样模块采集雷达辐射信号,并将雷达辐射信号进行处理,发送至混频模块;通过混频模块对采样模块输出的信号进行混频和放大,获得信号A;通过滤波模块对信号A中的本振信号和杂散信号进行抑制,以滤除杂散信号和本振信号;本发明通过设计混频模块和滤波模块,同时引入T型网络,有效地滤除本振信号和杂散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过滤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杂散信号和本振信号的滤除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电信号的收发处理过程中经常涉及对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在频率转换的过程中除产生希望得到的输出信号外还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不需要的信号,即杂散信号和本振信号。这些信号干扰了后续电路对所需信号的处理。
现有技术大都采用模拟滤波器进行过滤,但只能滤除一部分杂散信号,无法滤除本振信号,且当杂散信号混于输出频带内时,无法通过滤波器进行滤除。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利用采样模块采集雷达辐射信号,并将雷达辐射信号进行处理,发送至混频模块;通过混频模块对采样模块输出的信号进行混频和放大,获得信号A;通过滤波模块对信号A中的本振信号和杂散信号进行抑制,以滤除杂散信号和本振信号。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杂散信号和本振信号的滤除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采样模块包括天线和处理单元;通过天线接收雷达辐射信号,并将雷达辐射信号发送至处理单元;通过处理单元对雷达辐射信号进行测量,获得PDW参数,并对雷达辐射信号进行降速、串并转换处理,结合PDW参数生成PDW脉冲。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杂散信号和本振信号的滤除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混频模块包括变频组件、放大器和锁相电路;通过变频组件将PDW脉冲与频率源组件提供的信号进行混频,而后经放大器进行放大;利用锁相电路将放大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功率转换,获得信号A。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杂散信号和本振信号的滤除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锁相电路由晶振和三个锁相PDRO组成,其中,三个锁相PDRO的工作频率分别为10.2GHz、11.9GHz、13GHz,每路输出功率大于等于3dBm。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杂散信号和本振信号的滤除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滤波模块包括双工器、二极管和滤波器;利用双工器分离信号A中的本振信号和杂散信号;通过滤波器对信号A中的本振信号和杂散信号进行抑制,对各个信号形成相应回路,从而滤除杂散信号和本振信号。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杂散信号和本振信号的滤除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包括,基于鳍线滤波器设计滤波器,滤波器的两侧连有开路线,其金属条带区域可等效为一个由感性元件组成的T型网络;通过对T型网络的两边设置一段特性阻抗为Z0、电长度为λ/2的传输线,完成滤波器中阻抗变换器的设计。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杂散信号和本振信号的滤除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包括,采样模块,用于采集信号,并将信号发送至混频模块;混频模块,与所述采样模块连接,用于对信号中的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和放大,获得信号A;滤波模块,与所述混频模块连接,用于对信号A中的本振信号和杂散信号进行抑制,以滤除杂散信号和本振信号。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杂散信号和本振信号的滤除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采样模块包括天线和处理单元;天线,用于接收雷达辐射信号,并将雷达辐射信号发送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与所述天线连接,用于对雷达辐射信号进行测量,获得PDW参数,并用于对雷达辐射信号进行降速、串并转换处理,结合PDW参数生成PDW脉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冉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冉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73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