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造铝合金333Z.1铸态光谱单点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77085.6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3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臧立根;董晓林;葛素静;毛怡国;苑高利;孙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新立中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21/66;C22C21/04;C22C1/03;C22C1/06;B22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袁蕾 |
地址: | 0711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铝合金 333 光谱 单点 标准 样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铝合金333Z.1铸态光谱单点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成分设计、选料、称量、熔炼、精炼、铸造制备得到标准样品,均匀检查初检及成品均匀性检查、定值并按GB8170《数据修约规则》修约得到最后的成分组成数据,解决了现在没有适用于铸造铝合金333Z.1的铝合金光谱标准样品的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适用于铸造铝合金333Z.1铝合金光谱标准样品,本发明方法得到的多元素铸造铝合金333Z.1铸态光谱单点标准样品用于铸造铝合金333Z.1铝合金质量的准确控制、检测及仪器的校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铸造铝合金333Z.1铸态光谱单点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铸造铝合金的研究与应用也得到飞速发展,不仅适用于汽车、机械等相关行业,也涉及航空、航天等领域。这就要求对铸造铝合金成分控制更加准确。
铸造铝合金成分的控制一般采用光电直读光谱仪进行。光谱分析是一种相对测量的方法,在分析过程中必须要有标准样品进行校准才能准确控制。众所周知光谱分析中主要受组织状态和第三元素影响,所以就更需要与分析样品成分含量一致、组织状态一致的标准样品,所以铸造铝合金333Z.1标准样品需要研制与其状态一致(铸态)、成分含量一致(单点)的标准样品。目前国内铸造铝合金分析用标准样品多为二次挤压状态;虽有部分为铸态(重力浇铸工艺),与产品组织状态一致,但质量不稳定。在有色信息网站查询没有适用于铸造铝合金333Z.1产品的标准样品。所以在日常分析检测中需要几个标准样品才能完成对铸造铝合金333Z.1进行检测,不仅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不能保证,降低工作效率,还提高了检测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铸造铝合金333Z.1铸态光谱单点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够制备出成分均匀性良好、定值准确、稳定性良好,组织状态、成分含量与产品保持一致的标准样品,提高分析结果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检测成本,填补国内空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铸造铝合金333Z.1铸态光谱单点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铸造铝合金锭333Z.1及99.7%纯铝铝锭、工业纯镁、工业纯锌、纯铅、纯锡,Al-40%Cu、Al-10%Mn、Al-20%Si、Al-10%Fe、Al-3%Cr、Al-20%Ni和Al-3%Ti加入到1000kg熔炼炉内进行熔炼,完全熔化后,向熔体上均匀撒入精炼剂,进行精炼、扒渣、搅拌,得到铝合金溶液,并取铝合金溶液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2)当所述铝合金溶液的化学成分分析合格(达到设计成分要求),将铝液温度升至740℃±5℃时,开始倾翻至1000kg的静置炉,当静置炉内铝液温度达740℃±5℃时,加入精炼剂对熔体精炼,并彻底扒渣,然后用石墨转子精炼器采用氩气对熔体精炼、除气,在精炼、除气过程中加入Al-Ti-B杆细化晶粒,同时加入Al-10%Sr变质,精炼后再次扒渣,并调整熔体温度至740℃,采用减压密度法测氢,直到合格(所取样块无明显针孔),再一次取化学成分试样分析,静置15min,成分合格后,开始准备铸造;
(3)对步骤(2)得到的铝液,按工艺参数如下:铸造温度为700℃~720℃、铸造速度250mm/min、冷却水强度水量在50m3/h~60m3/h进行铸造,得到共八根铝合金铸棒。
得到铝合金铸棒后,进行检测,具体为:(4)将步骤(3)得到的铸棒两端各切除至少250mm之后,两端及中间、1/4、3/4处分别取20~30mm之试样共40个样品,进行低倍检查,而后按照YS/T409《有色金属产品分析用标准样品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成分均匀性初检,用极差法进行统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新立中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新立中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70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