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造铝合金360Z.3铸态光谱单点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77075.2 | 申请日: | 2021-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3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 发明(设计)人: | 臧立根;董晓林;葛素静;毛怡国;苑高利;孙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新立中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21/66;C22C21/02;C22C1/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袁蕾 |
| 地址: | 0711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铝合金 360 光谱 单点 标准 样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铸造铝合金360Z.3铸态光谱单点标准样品,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组分由Si 9.76%,Fe 0.450%,Cu 0.196%,Mn 0.289%,Mg 0.380%,Cr 0.020%,Ni0.048%,Zn 0.131%,Ti 0.039%,Pb 0.0113%,Sn 0.0093%,Sr0.0199%和余量的Al组成;
所述铸造铝合金360Z.3铸态光谱单点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设计成分的质量百分比换算成所需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的质量进行称量;
(2)将称取的铸造铝合金锭360Z.3及99.7%纯铝铝锭、工业纯镁、工业纯锌、纯铅、纯锡,Al-40%Cu、Al-10%Mn、Al-20%Si、Al-10%Fe、Al-3%Cr、Al-20%Ni和Al-3%Ti加入到1000kg熔炼炉内进行熔炼,当炉料完全熔化后向熔体上均匀撒入精炼剂进行精炼、扒渣、搅拌,得到铝合金溶液,并取铝合金溶液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3)当所述铝合金溶液的化学成分分析合格,将铝液温度升至750℃±5℃时,开始倾翻至1000kg的静置炉,当静置炉内铝液温度达750℃±5℃时,添加精炼剂对熔体精炼,并彻底扒渣,然后用石墨转子精炼器采用氩气对熔体精炼15min,在精炼过程中加Al-Ti-B杆细化晶粒和Al-10%Sr,精炼后再次扒渣,并调整熔体温度至740℃,采用减压密度法测氢,直到所取样块表面无明显针孔,再一次取铝合金溶液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静置15min,成分合格后,铸造。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铸造铝合金360Z.3铸态光谱单点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设计成分的质量百分比换算成所需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的质量进行称量;
(2)将称取的铸造铝合金锭360Z.3及99.7%纯铝铝锭、工业纯镁、工业纯锌、纯铅、纯锡,Al-40%Cu、Al-10%Mn、Al-20%Si、Al-10%Fe、Al-3%Cr、Al-20%Ni和Al-3%Ti加入到熔炼炉内进行熔炼,当炉料完全熔化后向熔体上均匀撒入精炼剂进行精炼、扒渣、搅拌,得到铝合金溶液,并取铝合金溶液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3)当所述铝合金溶液的化学成分分析合格,将铝液温度升至750℃±5℃时,开始倾翻至静置炉,当静置炉内铝液温度达750℃±5℃时,添加精炼剂对熔体精炼,并彻底扒渣,然后用石墨转子精炼器采用氩气对熔体精炼15min,在精炼过程中加Al-Ti-B杆细化晶粒和Al-10%Sr,精炼后再次扒渣,并调整熔体温度至740℃,采用减压密度法测氢,直到所取样块表面无明显针孔,再一次取铝合金溶液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静置,成分合格后,铸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原材料为已有的铸造铝合金锭360Z.3,所述辅助材料包括铝锭、工业纯镁、工业纯锌、纯铅、纯锡以及中间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熔炼铝液温度为750℃±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精炼剂相对于熔体质量的添加量为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精炼剂相对于熔体质量的添加量为1.5‰,Al-Ti-B杆相对于熔体质量的添加量为1.5‰,Al-10%Sr相对于熔体质量的添加量为0.0199%。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铸造温度为700℃~720℃,铸造速度260mm/min,冷却水强度水量为50m3/h~60m3/h,得到铝合金铸棒。
8.权利要求1所述铸造铝合金360Z.3铸态光谱单点标准样品在铸造铝合金360Z.3铝合金质量控制、检测及仪器校正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1所述铸造铝合金360Z.3铸态光谱单点标准样品在铸造铝合金360Z.2、360Z.4的成分控制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新立中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新立中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70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