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贷业务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76514.8 | 申请日: | 2021-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9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鲲杨;仪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梁瑜;刘芳 |
| 地址: | 10000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业务 检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贷业务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基础业务数据,基础业务数据包括第一业务数据和第二业务数据,第一业务数据表征贷款业务的业务数据;第二业务数据表征转账业务的业务数据;根据基础业务数据,构建对应的业务图数据,业务图数据为基础业务数据对应图形数据库数据,业务图数据用于表征参与贷款业务的账户,以及对应的转账业务链路,转账业务链路为直接或间接接收参与贷款业务的账户的转账的账户的集合;根据业务图数据,生成多贷检测信息,多贷检测信息用于输出参与多贷业务的账户。由于基于业务图数据生成多贷检测信息,并完成对多贷业务的检测,提高了对多贷业务的检测效率和检测速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存储及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贷业务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个人贷款业务的普及和发展,惠及了很多需要小额资金周转的客户,但与此同时,随着各银行贷款规模的增加,个人贷款业务的风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否能够及时、有效识别业务风险,决定了个人贷款风控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决定了个人贷款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在个人贷款业务场景中,贷款人的实际贷款用途是响应个贷业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际的业务开展过程中,一部分客户通过汇集多人的个贷资金进行大额的消费和投资,即“多人贷款一人使用”(以下简称多贷),形成风险聚集,大大提高了个人贷款业务的风险性,导致业务坏账。
现有技术中,对于上述多贷业务的评估,除了传统的专家经验评估外,通常是基于关系型数据库进行风险识别。即利用关系型数据库中大量的业务数据进行检测,然而,由于大型的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量大、数据维度高,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存在检测效率低、速度慢的问题,导致了无法实现对多贷业务的快速、准确检测。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贷业务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大型的关系型数据库对多贷业务进行检测时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贷业务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基础业务数据,所述基础业务数据包括第一业务数据和第二业务数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表征贷款业务的业务数据;所述第二业务数据表征转账业务的业务数据;根据所述基础业务数据,构建对应的业务图数据,所述业务图数据为所述基础业务数据对应图形数据库数据,所述业务图数据用于表征参与贷款业务的账户,以及对应的转账业务链路,所述转账业务链路为直接或间接接收所述参与贷款业务的账户的转账的账户的集合;根据所述业务图数据,生成多贷检测信息,所述多贷检测信息用于输出参与多贷业务的账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基础业务数据,构建对应的业务图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获取贷款业务数据,以及与所述贷款业务数据对应的第一客户数据,所述第一客户数据表征参与贷款业务的账户;根据所述第二业务数据,获取所述第一客户数据的对应的第二客户数据,所述第二客户数据表征直接或间接接收所述贷款业务数据对应的转账的账户;根据所述贷款业务数据、第一客户数据、所述第二客户数据,构建对应的业务图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客户数据中包括第一客户标识,根据所述第二业务数据,获取所述第一客户数据的对应的第二客户数据,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客户标识,检索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得到所述第一客户标识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客户标识,其中,所述第二客户标识表征直接或间接接收所述第一客户标识对应的客户的转账的账户;根据所述第二客户标识以及各所述第二客户标识之间的转账关系,生成第二客户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贷款业务数据、第一客户数据、所述第二客户数据,构建对应的业务图数据,包括:根据所述贷款业务数据,生成贷款节点标识;根据所述贷款业务数据对应的第一客户数据,生成第一客户标识和第一关系标识;根据所述第二客户数据,生成至少一个第二客户标识和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关系标识;根据所述贷款节点标识、第一客户标识、第二客户标识、第一关系标识和第二关系标识,构建所述业务图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65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具材料用连续热裂解装置
- 下一篇:衍射光学元件、投射模组及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