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羊肚菌-紫云英套作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3300.5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1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徐辉;付小伍;余长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双竹生态食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18/00;A01G18/20;C05G1/00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羊 紫云英 套作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羊肚菌‑紫云英套作的种植方法,属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稻谷收割后,将秸秆粉碎,地表经消毒杀菌处理后,用旋耕机将地块耕耙平;再开沟整厢,将紫云英种子撒播在厢面上,覆土耙平;然后再开播种沟,将营养料撒入沟中覆土,之后再在覆土层上撒上菌种后覆土浇水,最后搭建白色薄膜的小拱棚及外层遮阳棚,并进行日常管理即可等待出菇。本方法与常规外源营养袋种植方法相比,可显著地节省种植工序,降低劳工成本及营养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羊肚菌-紫云英套作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羊肚菌是食药兼用菌,其香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有机锗,一直被欧美等国家作为人体营养的高级补品。
目前,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菌料混合栽培法。这种方法工序简单,省工省时,成本低,但容易感染杂菌,产量低,甚至不出菇,无收成,风险大,已逐渐被淘汰。二是我国现阶段流行的羊肚菌外源营养袋栽培方法。该方法是将菌种与营养袋分置,减少杂菌感染几率。这种方法已初见成效,产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也建立了相对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但其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解析,且工序多、费工费时,在大田栽培对后茬作物种植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羊肚菌-紫云英套作的种植方法。本发明将播种与营养置入一道完成,无需二次放置外源营养袋。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羊肚菌-紫云英套作的种植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1)稻谷收割后,将秸秆粉碎,地表经消毒杀菌处理后,用旋耕机将地块耕耙平;
(2)再开沟整厢,将紫云英种子撒播在畦面上,覆土耙平;
(3) 然后再开播种沟,将营养料撒入沟中覆土,之后再在覆土层上撒上菌种后覆土浇水,
(4)最后搭建白色薄膜的小拱棚及外层遮阳棚,并进行日常管理即可等待出菇。所述紫云英撒播时间应早于菌种播种时间7天以上,所述营养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下列组分:小麦20%-40%、稻壳20%-40%、玉米芯20%-40%、粗木屑10%-30%、硫酸钙0.5%-1%、磷酸二氢钾0.1%-0.5%,硫酸镁0.1%-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是与菌料混合种植方法相比,利用紫云英固氮机理,减少营养料氮源投入,避免营养料中直接加入氮源易引起杂菌感染。二是与外源营养袋种植方法相比,减少种植工序,减少营养料投入,降低劳工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以大田种植一亩羊肚菌为例,所需材料如下:菌种0.5kg/袋,500袋;营养料1000kg;紫云英种子1kg。稻谷收割后,将秸秆粉碎,地表经消毒杀菌处理后,用旋耕机将地块耕耙平;再开沟整厢,沟宽40cm,沟深20cm,厢宽1.2m将紫云英种子撒播在厢面上,覆土耙平;然后再开播种沟,播种沟沟深15cm,沟宽20cm,将营养料撒入沟中,营养料厚度5cm,覆土5cm厚,之后再在覆土层上撒上菌种后覆土浇水,最后搭建白色薄膜的小拱棚及外层遮阳棚,并进行日常管理即可等待出菇。
实施例2
以大田种植一亩羊肚菌为例,所需材料如下:菌种0.5kg/袋,500袋;营养料1000kg;紫云英种子0.5kg。稻谷收割后,将秸秆粉碎,地表经消毒杀菌处理后,用旋耕机将地块耕耙平,撒播紫云英种子,再开沟整厢,沟宽40cm,沟深20cm,厢宽1.2m,耙平覆土;然后再开播种沟,播种沟沟深15cm,沟宽20cm,将营养料撒入沟中,营养料厚度5cm,覆土5cm厚,之后再在覆土层上撒上菌种后覆土浇水,最后搭建白色薄膜的小拱棚及外层遮阳棚,并进行日常管理即可等待出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双竹生态食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双竹生态食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3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距离重力补偿式移动接触网
- 下一篇: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拉伸设备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