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电子发票报销入账和归档一体化的业务中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71178.8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3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苏钰;赵曙光;梁斌;李彩云;程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航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15 | 分类号: | G06F16/215;G06F16/242;G06F16/2455;G06F40/289;G06Q4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添源创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55 | 代理人: | 姜书新 |
地址: | 530028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电子 发票 报销 入账 归档 一体化 业务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面向电子发票报销入账和归档一体化的业务中台系统。该方案包括账务采集模块,获取全部的财务数据,并对财务数据剔除冗余信息;账务整理模块,获取当前系统的绝对时间,生成当前的计算时间,通过查询命令获取单词查询信息;账务分析模块,获取预设的查询方式表,并根据查询方式表获得此次查询的具体信息,进行权限展示;异常反馈模块,获取用户展示的异常信息,并分析获得主异常状态;财务归档模块,获取归档需求信息,进行财务归档,并保存到财务归档数据库;用户类型匹配模块,存储用户信息,并根据的效率和准确度区分用户类型。该方案通过设置能够自动数据处理和多个节点间数据协调的业务中台,完成对财务的可靠运算与高效归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财务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面向电子发票报销入账和归档一体化的业务中台系统。
背景技术
业务中台是以业务领域划分边界,形成高内聚低耦合的面向业务领域的能力中心,例如,商品中心、交易中心、营销中心等。
财务活动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资金的活动,能够表征财务的特征值形式。现有的财务活动中财务入账和财务的归档工作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财务入账数据和归档过程,最根本的要求是每一笔资产都不能有丝毫的差错,而且对于底层稳定性、安全性有极高的要求。
在本发明技术之前,现有技术主要特点是各自为站,导致各个节点之间信息交流不同,很难保证信息的协调,尤其是财务入账和财务归档过程。因此,在传统的财务获得执行过程中,对于财务入账和归档都是否混乱,效率很低,可靠性也较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面向电子发票报销入账和归档一体化的业务中台系统,通过设置能够自动数据处理和多个节点间数据协调的业务中台,完成对财务的可靠运算与高效归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面向电子发票报销入账和归档一体化的业务中台系统。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面向电子发票报销入账和归档一体化的业务中台系统包括:
账务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全部的财务数据,并对财务数据剔除全部的冗余信息,开辟财务数据存储空间;
账务整理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系统的绝对时间,进而生成当前的计算时间,通过查询命令获取单次查询信息;
账务分析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查询方式表,并根据查询方式表获得此次查询的具体信息,进行针对性的权限展示;
异常反馈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全部用户展示的异常信息,并分析获得当前的主异常状态;
财务归档模块,用于获取全部的归档需求信息,进行财务归档,并保存到财务归档数据库;
用户类型匹配模块,用于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存储用户信息,并将用户根据的效率和准确度,生成为高端用户、低端用户和普通用户。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获取全部的财务数据,并对财务数据剔除全部的冗余信息,开辟财务数据存储空间,具体包括:
获得财务数据,通过自然语言分析获得全部的2字词组和3字词组;
对每个所述2字词组财务数据分别获得对应的财务数据;
对每个所述3字词组财务数据分别获得对应的财务数据;
将全部的超过三个字以上的词组简化与现有的3字词组不同的3字词组;
对所述2字词组对应的财务数据由小到大排序,并利用第一计算公式计算压缩后2字财务数据空间,并提出重复财务数据;
对所述3字词组对应的财务数据由小到大排序,并利用第二计算公式计算压缩后3字财务数据空间,并提出重复财务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航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西航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11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有效改善水质的泳池水泵
- 下一篇:便携电子支气管镜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