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70949.1 | 申请日: | 2021-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3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余海军;陈江东;谢英豪;徐加雷;李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汽车循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583;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肖云 |
| 地址: | 52813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硅碳材料,包括内核以及包覆所述内核的外壳,所述内核为硅,所述外壳为氮、磷共掺杂的多孔碳。本发明的硅碳材料,通过结构和掺杂原子的设计,能够显著提高硅碳材料的电导率,同时抑制其用作负极活性材料时,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最终提升所得硅碳材料的循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ys,LIBs)具有容量大、重量轻、寿命长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储能设备。LIBs负极的选择有许多,例如锂金属(Li)、石墨、硅、硅碳复合材料、硒化锡(SnSex)、四氧化三锰(Mn3O4)、二硫化铼(ReS2)等。其中,锂金属负极具有理论容量大、密度低、氧化还原电位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与其他种类的负极相比,金属锂负极中锂枝晶问题更为严重,而锂枝晶的生长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这阻碍了金属锂负极的实际应用。此外,现在工业上最常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是石墨负极,其原因是石墨负极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长周期稳定性,但其克比容量较低(约372mAh·g-1),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要求。
硅是一种理论容量高(4200mAh·g-1)、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LIBs负极材料,几乎不存在锂枝晶问题。然而,在充放电过程中硅材料的体积变化大(约为300%),这会导致其的粉碎,同时,硅负极的电导率较差,上述问题均严重阻碍其实际应用。
为了解决硅负极现存的问题,开发新型硅基负极材料是关键举措。其中,将硅和碳复合形成硅碳材料,可有效提升硅负极的电导率,同时缓解其体积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现有的硅碳负极仍具有循环性能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硅碳材料,通过结构和掺杂原子的设计,能够显著提高硅碳材料的电导率,同时抑制其用作负极活性材料时,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最终提升所得硅碳材料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硅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硅碳材料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硅碳材料,包括内核以及包覆所述内核的外壳,所述内核为硅,所述外壳为氮、磷共掺杂的多孔碳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外壳中的氮、磷掺杂原子可以和内核中的硅形成Si-N、Si-P等强化学键,可以增强外壳和内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而缓解上述硅碳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更能缓解由于内核硅体积变化带来的硅碳材料粉化,最终可以提升硅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特别是循环性能。
(2)硅碳材料中,氮掺杂促进了电子的转移,磷是电子给体,两者结合后,可调节硅碳材料中的电子结构,进而提升其电子导电性;综上,采用氮、磷共掺杂的硅碳负极材料是构建高容量和电化学性能的有效策略,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助于获得理想的电化学活性。
(3)外壳中的碳是多孔碳,孔隙结构一方面有利于电解液的浸润,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硅体积变化的缓冲带;最重要的,多孔碳作为电子的良导体,可以显著提升硅碳材料的电导率。
(4)综上,发明通过设计核壳结构、多孔结构以及氮、磷掺杂;加之硅本身具有的高容量,最终获取了具有高容量、高电导率、低体积变化和长循环寿命的硅碳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核和外壳的质量比为1:0.1~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硅碳材料的粒径为5~10μm。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中,氮和磷的原子个数比为1:0.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汽车循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汽车循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09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布式储能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利用满天星进行康乃馨异砧嫁接成活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