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化乙醚有机废液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67061.2 | 申请日: | 2021-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9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宽;刘颖;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J41/00 | 分类号: | C07J41/00;B01J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30051 山西省太原市尖***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化 乙醚 有机 废液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化乙醚有机废液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是由原料胆固醇甲酰氯与乙二胺溶于氯仿体系中反应,制备得到N‑胆固醇甲酰基乙二胺,再将其和正十八酸、2‑乙氧基‑1‑(乙氧碳酰基)‑1,2‑二氢喹啉溶于二氧六环体系中反应,制备得到N‑(N‑胆固醇甲酰基)‑乙二基十八酸酰胺。经测试,本发明制备的固化乙醚废液的化合物,能够有效的固化含有乙醚的多种有机溶液,在乙醚有机废液的储藏和运输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与超分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常温下用于固化乙醚有机废液的化合物,以及其具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乙醚,又称乙氧基乙烷,分子式为C4H10O,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刺激气味,易燃,极易挥发,能与许多有机溶剂混溶。乙醚的这些性质,使其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医学治疗方面可作为麻醉剂使用;在工业上可制备无烟火药;常用作天然产物的萃取剂或反应介质等。由于其广泛的用途,现代生产生活中乙醚使用量逐渐增加,乙醚有机废液的生成量也不可避免的增加。
乙醚沸点只有34.5℃,本身极易挥发,同时作为有机试剂,其具有一定的毒性。若乙醚有机废液储藏和运输不当,将对环境保护和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例如:乙醚本身易挥发的性质,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存在与空气混合爆炸的危险;由于乙醚的毒性,人体大量吸入会造成生命危险,长期低浓度吸入,会造成头疼、头晕、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者呼吸表浅而不规则,甚至呼吸突然停止;乙醚的有机废液若储藏时间较长,即使在常温下,其很容易被氧化而生成过氧乙醚,而过氧乙醚遇热即会发生爆炸,十分危险。
目前,已有很多新闻报道过乙醚的事故。例如:2004年报道的一则乙醚爆炸新闻,其原因是工人清洗设备所使用的药水散发出了大量的乙醚气体,由于车间通风不畅以及天气闷热,乙醚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导致爆炸的发生。因此,运用一种合理的方法来储藏和运输乙醚有机废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乙醚有机废液的储藏和运输条件较为苛刻:在储藏方面,乙醚有机废液需要低温、避光保存,与氧化剂分开存放,且不宜长时间放置,因为长期放置的乙醚有机废液,容易生成过氧化物,危险增加,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爆炸:在运输方面,运输过程中的轻微振荡、与氧化剂或食用化学品等混装也会发生爆炸。目前最广泛的处理有机废液方式是用槽车运输有机废液,但是槽车运输还需对路面破损严重的路段进行翻新修缮,防止颠簸造成爆炸等事故,且有机废液产生后若不能及时做出运输处理,在等待运输的时间内储藏时间过长也具有危险。由此可见,若利用槽车运输乙醚有机废液需要很大的成本,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如果将乙醚有机废液制成固态或半固态,相比于液态的乙醚有机废液,流动性小,挥发性小,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大减小,使得其对周围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危险性都大大降低,增加了乙醚有机废液的储藏和运输过程中的简便性,在工业生产中将有广泛的应用。
超分子凝胶是指在溶剂体系中,凝胶因子通过分子间氢键、π-π堆砌作用力、范德华力以及其他非共价作用,形成的超分子聚集体。即由凝胶因子分子首先组装成一级结构的聚集体,这些聚集体进一步通过自组装形成有序的纤维结构,其进而缠绕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将大量溶剂分子包裹在网状体系中,在宏观上表现为固体。超分子凝胶作为软材料的一种,在模板合成、药物传输、传感器、驱动、催化、动态功能材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利用超分子凝胶将乙醚固化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乙醚有机废液储藏和运输方法。目前利用超分子凝胶固化有机废液的研究还鲜有报道,这是因为在传统制备凝胶过程中,需要经过加热冷却、超声诱导等操作,这些操作过程复杂,消耗时间长,更重要的是在加热乙醚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安全问题。因此,研究一种既安全又简便的处理乙醚有机废液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在常温下固化乙醚有机废液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70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