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ini LED背光模组及其主观边缘优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65890.7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5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温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谢松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ini led 背光 模组 及其 主观 边缘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mini LED背光模组及其主观边缘优化方法。其中mini LED背光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屏幕、光学膜材和mini LED灯板。所述mini LED灯板为多块,所述mini LED灯板包括基板和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mini LED灯源,所述基板包括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设置有反射膜,或所述中心区域设置有反射膜且所述反射膜的边缘区域设置有通孔;其中,所述反射膜与所述mini LED灯源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同一侧,并与所述光学膜材相对设置。本发明提供的mini LED背光模组及其主观边缘优化方法能够满足不同情况下的设计,实现不同的mini LED背光模组的主观边缘优化,提高出光均匀性,提高主观画质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ini LED背光模组及其主观边缘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mini LED作为背光源应用于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s,液晶显示器)面板中能显著提升如对比度和亮度等显示画质,从而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mini LED背光技术是将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芯片绑定到具有驱动电路的背板上,通过驱动电路控制LED分区发光实现动态背光。mini LED背光的分区数越多,LED的灯数越多,对背光控制越细腻,LCD通过搭载这种背光技术,能实现外观更薄,亮度更高,对比度大的显示品质。
然而,由于mini LED背光模组相比传统直下式背光模组较薄,因此mini LED背光模组的OD值(optical density,光密度)较小。当OD值较小时,mini LED发出的光线无法进行充分混光,特别四周边缘的位置,因此会导致背光模组的主观边缘视效较差。现有技术中OD值较大的背光模组可以通过调整反射片搭边的角度来改善边缘出光的角度,从而使边缘过渡均匀,但是由于mini LED模组OD较小,且为了保证灯板的通用性,无法使用反射片搭边调整角度,现有技术中未有解决方式,而背光模组的主观视效差则影响了mini LED背光的发展。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mini LED背光模组及其主观边缘优化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mini LED背光模组的OD值较小时无法进行充分混光,进而导致其四周边缘位置的视效较差,且为了保证灯板的通用性,无法使用反射片搭边调整角度,导致mini LED背光模组的主观边缘视效差,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mini LED背光模组及其主观边缘优化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mini LED背光模组,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屏幕、光学膜材和mini LED灯板,所述mini LED灯板为多块,所述mini LED灯板包括基板和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mini LED灯源,所述基板包括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设置有反射膜,或所述中心区域设置有反射膜且所述边缘区域的反射膜设置有通孔;其中,所述反射膜与所述mini LED灯源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同一侧,并与所述光学膜材相对设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膜材包括扩散膜、增亮膜和量子膜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mini LED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板,所述扩散板设置在所述mini LED光源的上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mini LED灯源在所述基板上呈阵列排布方式设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相邻所述mini LED灯源的阵列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射膜的厚度为50~300微米,反射率不小于97%,热收缩率MD≤0.5/TD≤0.2。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mini LED灯板还包括覆盖在所述基板靠近所述光学膜材一侧的白色反光油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58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张力检测与智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电网数据治理平台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