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路系统和用于该水路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64650.5 | 申请日: | 2021-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3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 发明(设计)人: | 朱萍萍;刘晓明;余梦泽;任海波;韩升学;成吉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苏泊尔厨卫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1 | 代理人: | 徐丁峰;付伟佳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路 系统 用于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路系统和用于该水路系统的控制方法。水路系统包括进水端、净水取水端、浓水取水端和浓水排放端,水路系统还包括:净水模块以及浓水模块,浓水模块包括预处理滤芯、浓水容器、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浓水容器具有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入水口通过预处理滤芯连接至浓水出口,第一管路连接在第一出水口和浓水取水端之间,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水泵,第二管路连接在第一出水口和浓水排放端之间,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通过预处理滤芯对浓水进行处理,可以在保证浓水利用率的前提下还不影响净水模块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浓水容器,可以方便用户对浓水进行取用,节约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浓水回收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水路系统和用于该水路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水资源的节约意识越来越强。
以具有反渗透滤芯的净水机为例,在制备净水时,会产生一定量的浓水。浓水不可直接饮用,所以净水机通常是将浓水排放掉,但是这样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了避免浪费,现有的净水机会将浓水回流至反渗透滤芯前,进行二次过滤,生成净水,提高浓水的利用率。
但是将浓水进行二次过滤,会使管路内以及反渗透滤芯内的水垢加速形成,缩短反渗透滤芯的使用寿命,对净水机造成损坏,不利于用户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水路系统,水路系统包括进水端、净水取水端、浓水取水端和浓水排放端,水路系统还包括:净水模块,净水模块具有原水入口、净水出口和浓水出口,原水入口连接至进水端,净水出口连接至净水取水端;以及浓水模块,浓水模块包括预处理滤芯、浓水容器、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浓水容器具有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浓水出口连通至预处理滤芯的进水口,预处理滤芯的出水口连通至入水口,第一管路连接在第一出水口和浓水取水端之间,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水泵,第二管路连接在第一出水口和浓水排放端之间,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该水路系统具有净水模块和浓水模块。净水模块生成的浓水可以先经过预处理滤芯进行处理,再储存在浓水模块中的浓水容器内。待用户需要使用浓水时,可以通过第一管路将浓水排出使用。若浓水容器中的浓水不需要时,也可以通过第二管路将浓水排放掉。由此可知,具有该设置的水路系统,为了提高浓水的利用率,可以通过预处理滤芯对浓水进行处理,相比将浓水回流至净水模块,进行二次过滤的水路系统来说,由于不会利用净水模块对浓水进行过滤,所以不会影响净水模块的使用寿命。通过在浓水模块中设置浓水容器,还可以对净水模块生成的浓水进行储存,并在用户需要时可以方便取用,节约水资源。
示例性地,第一出水口设置在浓水容器的底部。
第一出水口的作用是可以将浓水容器中的浓水排出,所以将第一出水口设置在浓水容器的底部,可以有利于浓水容器中的浓水排空,尽可能地减少浓水容器内的残留水,从而保证浓水容器中所收集的浓水更为新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示例性地,浓水容器的底面为斜面,第一出水口设置在斜面的低处。
具有该设置的浓水容器,可以最大程度地将浓水由浓水容器中排出,减少浓水在浓水容器内的残留。
示例性地,浓水容器设置有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的高度不高于入水口的高度,且高于第一出水口的高度,浓水模块还包括第三管路,第三管路连接在第二出水口和浓水排放端之间。
当浓水容器内的液位达到第二出水口的高度时,可以通过第二出水口将浓水排出,并通过第三管路流向浓水排放端,从而对浓水容器内的浓水量进行限制。这样,可以防止浓水容器内的浓水过多,而溢出浓水容器。而且,由于第二出水口的高度可以不高于入水口的高度,因此浓水容器内的液位也不会对浓水出口产生压阻,因此不会对净水模块的工作产生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苏泊尔厨卫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苏泊尔厨卫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46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