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砟轨道轨道板表面施工的坡度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3385.9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1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强;刘超;赵小剑;赵崇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5/00 | 分类号: | E01B35/00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陈美因;钟意华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表面 施工 坡度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砟轨道轨道板表面施工的坡度测量方法,包括坡度测量装置,坡度测量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小车组件、平板、调平组件和多个测量仪,多个测量仪设在平板上,调平组件连接在平板和小车组件之间,小车组件设有弹簧行走轮组件和调距行走轮组件,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浇筑混凝土前,将坡度测量装置安装至无砟轨道的钢轨上并能沿无砟轨道行走;通过调平组件将平板调至水平;通过弹簧行走轮组件和调距行走轮组件调整平板中心与无砟轨道中心对齐;浇筑轨道板混凝土并初步整理混凝土表面;启动测量仪,测量并计算混凝土表面的坡度;根据计算结果修整混凝土表面坡度。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测量精确度高、实用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砟轨道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无砟轨道轨道板表面施工的坡度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此处以隧道工程为例,如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形式,其轨道板采用轨排架法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由于轨道板表面按照设计要求其需要设置一定的排水坡度,直线段轨道板表面为两侧向外排水的人字坡设计,曲线段轨道板表面为单面倾斜排水的坡度设计。
目前,在轨道板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的坡度控制一般采用人工用混凝土抹子进行操作,由于采用了轨排架法,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的操作空间较为狭小,施工过程中需要工人在轨排架和双块式轨枕之间的空白区域,凭施工经验技术将表面的混凝土抹成设计要求的坡面。但是,人工操作需靠操作工人的眼睛进行观测,容易导致坡度误差大,达不到设计要求。且施工过程中没有专门的测量设备和坡度控制装置,往往造成轨道板施工完毕后拆模后表面存在平整度差的问题,坡面存在较多的凹凸坑,不仅不美观,而且凹凸坑会导致轨道板积水,极易造成后期铁路运营期间的安全隐患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测量精确度高、实用性高的无砟轨道轨道板表面施工的坡度测量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砟轨道轨道板表面施工的坡度测量方法,包括坡度测量装置,坡度测量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小车组件、测量组件和多个调平组件,测量组件设置在小车组件上,测量组件包括平板和多个测量仪,多个测量仪纵横排列地设置在平板上,测量仪能向下发射检测光,控制系统与测量仪数据连接,调平组件连接在平板和小车组件之间,且多个调平组件分设在平板的两侧,小车组件包括车架、至少两个弹簧行走轮组件和至少两个调距行走轮组件,两个弹簧行走轮组件排列设置在车架的第一侧,两个调距行走轮组件排列设置在车架的第二侧,坡度测量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浇筑轨道板混凝土前,将坡度测量装置安装至无砟轨道的两条钢轨上,使得坡度测量装置能沿无砟轨道行走;
通过调平组件调平平板,使得平板处于水平状态;
通过弹簧行走轮组件和调距行走轮组件调整测量组件的中心与无砟轨道的中心对齐;
浇筑轨道板混凝土并初步整理混凝土表面;
启动测量仪,测量并计算混凝土表面的坡度;
根据计算结果修整混凝土表面坡度。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小车组件,有利于带动整个坡度测量装置沿无砟轨道的延伸方向行走,以测量无砟轨道全程的轨道板表面混凝土坡度,有利于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指导工人进行坡度施工作业,又能在施工完成后,检测和验收施工面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通过设置调平组件用于调整平板至水平状态,通过设置弹簧行走轮组件和调距行走轮组件用于调整测量组件的中心与无砟轨道的中心对齐,有利于提高后续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本发明的坡度测量装置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实现实时行走、实时测量、实时反馈的功能,方便指导工人控制轨道板混凝土表面的坡度控制,本发明的坡度测量装置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功效高、现场实施效果极其显著、标准化施工程度高和不给后期运营造成安全隐患等优点。
进一步的方案是,测量并计算混凝土表面的坡度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33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