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内喷双向打圆弧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3001.3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3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派龙;邝子奇;石平义;赵战峰;吴峥强;余尚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4B27/06 | 分类号: | B24B27/06;B24B1/04;B24B47/00;B24B5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霍健权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双向 圆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超声内喷双向打圆弧孔装置,包括第一弧形工具头、第二弧形工具头、第一弧形振动回转结构、第二弧形振动回转结构、变幅杆、第一磨浆供应软管、第二磨浆供应软管和机架,所述第一弧形工具头通过第一弧形振动回转结构与第一磨浆供应软管连通,所述第二弧形工具头通过第二弧形振动回转结构与第二磨浆供应软管连通,所述第一弧形振动回转结构通过压缩弹簧与第二弧形振动回转结构可滑动地连接,所述变幅杆与第一弧形振动回转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振动回转结构和第二弧形振动回转结构均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本发明实现双向对打孔,比常规超声加工提高2倍以上的效率,孔的两端孔口整齐、一致且无毛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声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超声内喷双向打圆弧孔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加工主要针对脆硬材料,如陶瓷、玻璃、珠宝、玛瑙、玉器、翡翠等的各种摆件、挂件等加工。常规的超声加工中,只能加工直线孔,而且是单向加工,磨浆的供应采用外喷方式。存在如下缺点:
①率低下:随着加工孔深度的加深,外部供应磨浆难以到达工具头2端部,原有端部的废旧磨浆也不容易排除,效率会急剧下降。单向加工,效率低下。
②打孔的深度也受到限制:超过一定深度时,由于磨浆磨料得不到更新,工具头原地踏步,此时几乎在做无用功。
③孔口质量差:单向加工带来出口端孔口造成塌陷。
④对于特色产品,需要加工轴向为圆弧的弯曲孔,常规加工难以胜任,而影响新产品的开发和更新。如圆形银圈子穿入翡翠球珠的手串产品,如果是直线孔,珠子不会顺畅移动,除非加大直线孔径,而且孔口边缘与银圈子互相磨损,造成财产损失,并影响美观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超声内喷双向打圆弧孔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超声内喷双向打圆弧孔装置,包括第一弧形工具头、第二弧形工具头、第一弧形振动回转结构、第二弧形振动回转结构、变幅杆、第一磨浆供应软管、第二磨浆供应软管和机架,所述第一弧形工具头通过第一弧形振动回转结构与第一磨浆供应软管连通,所述第二弧形工具头通过第二弧形振动回转结构与第二磨浆供应软管连通,所述第一弧形振动回转结构通过压缩弹簧与第二弧形振动回转结构可滑动地连接,所述变幅杆与第一弧形振动回转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振动回转结构和第二弧形振动回转结构均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所述第一弧形工具头和第二弧形工具头相匹配。
更优的选择,所述第一弧形振动回转结构包括第一扇形固定架、第一磨浆供应嘴和局部齿轮块,所述第一扇形固定架通过第一轴承安装于机架,所述第一扇形固定架和局部齿轮块连接形成第一工具头安装槽和弧形导向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工具头安装于第一工具头安装槽,所述第一弧形工具头、第一扇形固定架、第一磨浆供应嘴和第一磨浆供应软管依次连通,所述变幅杆与局部齿轮块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振动回转结构可滑动地安装于弧形导向凹槽。
更优的选择,还包括第一轴承端盖,所述第一轴承端盖的外圆端通过螺栓与第一扇形固定架的两侧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端盖的內圆端与机架可转动地连接。
更优的选择,所述第一扇形固定架包括第一圆弧部、第一进料管和两个第一圆心角部,所述第一圆弧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工具头半圆安装槽,所述第一弧形工具头安装于第一工具头半圆安装槽,所述第一圆弧部的另一端设有弧形导向半圆槽,所述第二弧形振动回转结构通过压缩弹簧可滑动地安装于弧形导向半圆槽,所述第一弧形工具头通过第一进料管与第一磨浆供应嘴连通,两个所述第一圆心角部均设有第一转轴安装孔,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于第一转轴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30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