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扁线定子的加工处理装置及扁线定子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62666.2 | 申请日: | 2021-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8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 发明(设计)人: | 于冰;董江东;崔春宝;刘运宝;刘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车尚驰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5/10 | 分类号: | H02K15/10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 地址: | 314499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子 加工 处理 装置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扁线定子的加工处理装置及扁线定子电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若干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排列机构,所述排列机构包括接料板、限制板,定位板和作业板,所述接料板与作业板固定连接,所述接料板与作业板之间倾斜设置,所述限制板与接料板固定连接,所述限制板为U型板,本发明扁线定子的加工处理装置及扁线定子电机,通过将绝缘管套推进临时载体,同时利用临时载体中的收缩环,可以轻松将推送通道中的绝缘管套推进定子铁芯的槽口中,此种方式定位简单,可以轻松在同一个槽口中同时插入一个或多个绝缘管套,且成功率高,相比传统的单个插入的方式,插入速度更快,插入更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扁线定子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扁线定子的加工处理装置及扁线定子电机。
背景技术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由政策驱动型向市场驱动型转变,在未来的几年内,市场对于新能源电机的需求会向着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平台化方向发展,扁线驱动电机是一个非常契合这个发展需求的解决方案,扁线定子具有如下优势:
1、具有较高的槽满率;通常可以达到70%以上的槽满率,提高槽满率可以有效的提升电机的功率密度与改善定子槽内散热;
2、具有更强的散热能力;除了扁线在中低速由于交流电阻下降导致发热降低以外,相对圆线定子,降低齿槽内热阻,使热传导更好;
3、具有更强功率扭矩能力;扁线电机更低的发热与更好的散热能力,电磁设计中适当提升定子绕组的热负荷,给转子更多的空间,保证扁线定子温度与圆线定子相似的情况下增加转子外径,提升电机的峰值输出能力;
4、扁线绕组电机相对于圆线绕组电机,在低速下更具效率优势,更适合中国城市路况对于车辆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在扁线电机定子铁芯槽口中插入绝缘纸套的方法为,先通过机械设备将带状或片状的整张绝缘纸折叠形成折痕,将绝缘纸送到定子铁芯槽口上方,通过机械切割绝缘纸成一小段,并将小段弯折叠形成套管状,最后通过热压成型,送入定子铁芯槽口内。由于单个定子铁芯槽口内需要插入多个绝缘纸套,这种通过逐个插入的方式加工效率低,而且绝缘纸套材料的本身硬度低,很容易弯曲,特别是单个定子铁芯槽口内插入多个绝缘纸套时,难以保证每张绝缘纸套都能准确进入定子槽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扁线定子的加工处理装置及扁线定子电机,通过将绝缘管套推进临时载体,同时利用临时载体中的收缩环,可以轻松将推送通道中的绝缘管套推进定子铁芯的槽口中,此种方式定位简单,可以轻松在同一个槽口中同时插入一个或多个绝缘管套,且成功率高,相比传统的单个插入的方式,插入速度更快,插入更精准。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扁线定子的加工处理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有若干传送带,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排列机构,排列机构包括接料板、限制板,定位板和作业板,接料板与作业板固定连接,接料板与作业板之间倾斜设置,限制板与接料板固定连接,限制板为U型板,限制板与接料板之间形成暂存空间,定位板采用磁性材料制成,作业板采用铁质材料制成,定位板吸附在作业板上,定位板与作业板之间的间距为定子铁芯上槽口的径向长度,作业板与基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排列机构还包括推送组件和临时装载组件,推送组件用于推送作业板上的绝缘管套进入临时装载组件,推送组件包括第一液压伸缩杆和推块,第一液压伸缩杆与基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推块固定安装于第一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临时装载组件包括套环、临时载体、第一电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套环套设于临时载体的外表面,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板均固定安装于基座上,套环上对称设置有滑套和连接轴,滑套套设于第一支撑板,且滑套与套环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内开设有通孔,连接轴远离套环的一端贯穿通孔并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基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伸缩杆,第二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第一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车尚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车尚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26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