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民机支撑结构用2196铝锂合金型材精准控制拉伸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62392.7 | 申请日: | 2021-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0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冉林果;李晓风;同梅梅;李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22/30 | 分类号: | B21D22/30;B21D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珊珊 |
| 地址: | 401326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结构 2196 合金 精准 控制 拉伸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民机支撑结构用2196铝锂合金型材精准控制拉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规定时间内,将淬火后的2196铝锂合金型材的端头固定,设定拉伸参数;将拉伸垫块放置于型材的两端拉伸夹头处,锁紧拉伸钳口,开始拉伸,目测制品拉直后启动自动控制,达到拉伸率的设定值后结束。在启动自动控制按钮的同时,目测此时拉伸机主缸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后续所有型材均执行达到此压力后,启动自动控制拉伸率的按钮。该方法能够精准控制型材的拉伸。对今后实现批量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型材拉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民机支撑结构用2196铝锂合金型材精准控制拉伸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第三代铝锂合金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产品谱系,形成了薄板、型材及厚板系列材料,如铝锂合金厚板包括2197、2297、2397、2050等系列合金,薄板包括2195、2198、2060等系列合金,型材则包括2099、2196、2055等系列合金。目前这些材料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了相应的AMS标准。
在上述第三代铝锂合金中,2196合金中锂含量上限最高(2.1%),相对于其他铝锂合金来说,具有更高的刚度和更低的密度,非常适合作为型材使用。2196铝锂合金型材已作为地板支撑梁、边界梁和座椅滑轨等支撑结构应用于民机上。Paulsen等研究发现,即使材料相同,型材的拉伸程度不同,基本力学性能也有较大差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民机支撑结构用2196铝锂合金型材精准控制拉伸的方法,该方法能够精准控制2196铝锂合金型的拉伸。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民机支撑结构用2196铝锂合金型材精准控制拉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淬火后的2196铝锂合金型材的端头固定,设定拉伸参数;
将拉伸垫块放置于型材的两端拉伸夹头处,锁紧拉伸钳口,开始拉伸,目测制品拉直后启动自动控制,达到拉伸率的设定值后结束。
在本发明中,拉伸时采用的装置包括拉伸机、拉伸机控制电源、主泵、辅助泵和激光测距仪;
所述激光测距仪对拉伸制品的长度进行在线实时测量。
图1为拉伸过程在精确控制示意图;采用PLC作为核心控制及运算、采用触摸屏当作人机交互界面,进行工艺参数设置、采用高精度膏灵敏度激光测距仪对拉伸制品进行在线实时测量、利用数学算法来实现制品拉伸率的精确控制。
在本发明中,设定拉伸参数具体为:拉伸速度为10mm/s,拉伸率为2%~3.5%。
在本发明中,锁紧拉伸钳口时拉伸夹头长度为150~250mm。
在本发明中,达到拉伸率的设定值后,松开拉伸钳口,测量制品头、尾尺寸(外形及壁厚)、拉伸率,并做好记录。
在本发明中,拉伸时,拉伸夹持的受力点在同一平面上;
制品存在扭拧时,在制品绷直情况下矫直扭拧后再进行拉伸。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民机支撑结构用2196铝锂合金型材精准控制拉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淬火后的2196铝锂合金型材的端头固定,设定拉伸参数;将拉伸垫块放置于型材的两端拉伸夹头处,锁紧拉伸钳口,开始拉伸,目测制品拉直后启动自动控制,达到拉伸率的设定值后结束。在启动自动控制按钮的同时,目测此时拉伸机主缸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后续所有型材均执行拉伸初始阶段达到此压力后,启动自动控制拉伸率的按钮。该方法不仅能够精准控制单根型材的拉伸量,还能精准控制整个批次型材的拉伸量,尤其是拉伸量对型材性能影响极大的产品,对今后实现批量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拉伸中精确控制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23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