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的5G双连接分离承载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1239.2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9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良;金泸均;钱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28/14 | 分类号: | H04W28/14;H04W76/15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双连 分离 承载 数据传输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的5G双连接分离承载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建立双连接分离承载,初始化主RLC实体和辅RLC实体状态系数;步骤S2:收到数据传输请求,将待传输数据处理后放入发送队列中;步骤S3:进行数据分流传输;步骤S4:主、辅RLC实体处理并发送待发送数据,各自上报逻辑信道的状态给PDCP实体;步骤S5:进行传输状态分析,如存在预设情况,进行数据回收和转移发送。本发明减少接收端PDCP的数据包重排序延迟,减少业务时延;通过检测逻辑信道的传输状态和缓存区状态,将待传数据进行合理分流传输,从而减少了数据传输延迟,进一步减少接收端PDCP重排序延迟,从而整体上减少业务时延,提升了业务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效的5G双连接分离承载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5G双连接(NR-DC,NR-NR Dual-Connection)是3GPP Release15版本引入的重要技术,并在3GPP Release16版本进行完善。通过双连接技术,5G主基站和5G辅基站之间可以利用非理想回传(non-ideal backhaul)Xn接口来实现多载波传输,从而提高终端吞吐量和数据传输可靠性。(如附图1)
5G双连接中定义了三类承载:MCG bearer,SCG bearer和Split bearer。MCGbearer 为只通过主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承载;SCG bearer为只通过辅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承载; Split bearer(分离承载)是同时通过主基站和辅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承载。(如附图 2)
分离承载的数据在PDCP层进行分离,即在同一传输方向上,每个分离承载的PDCP实体关联2个RLC实体,其中一个为主RLC实体(Primary RLC entity),另外一个为辅RLC实体(Split Secondary RLC entity)。分离承载分为两种传输模式,一种传输模式是复制模式,另一种传输模式为分流模式,而同一时刻只能激活一种传输模式。复制模式是指同一份数据在主RLC实体和辅RLC实体进行复制传输;分流模式是指当前数据量较大时,用户数据在主RLC实体和辅RLC实体进行选择分流传输,分离承载的PDCP 实体通过比较待发送数据总量与分离阈值(ul-DataSplitThreshold)来决定是否进行分流传输,如果待发送数据总量未达到阈值,则只通过主RLC实体传输数据,否则可以在主RLC实体和辅RLC实体同时传输数据,进行数据分流传输,从而提升传输效率。对于分离承载,接收到的数据包可能是乱序的,因此分离承载的数据在PDCP层进行重排序。
在文献3GPP TS 38.323-g10的5.2.1 Transmit operation以及3GPP TS 38.322-g10的5.4中描述了3GPP协议的发送操作和SDU丢弃程序的相关内容。在该文献中描述:submit the PDCP PDU to either the primary RLC entity or the split secondaryRLC entity;但此处标准并没有详细描述如何分流,本方法采用优化的分流策略,提高业务服务质量;。文献中描述:If the transmitting PDCP entity is associated with twoRLC entities,the UE should minimize the amount of PDCP PDUs submitted tolower layers before receiving request from lower layers and minimize the PDCPSN gap between PDCP PDUs submitted to two associated RLC entities to minimizePDCP reordering delay in the receiving PDCP entity.而本方法采用优化的分流策略,能减少PDCP SN GA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未经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12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