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纤维素气凝胶防护口罩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60324.7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0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茹;韩少华;张科;邱冬;毛王清;王晗雯;葛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宿迁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12;A41D31/102;A41D31/02;A41D31/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博格华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58 | 代理人: | 张燕 |
地址: | 223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纤维素 凝胶 防护 口罩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 ||
1.一种纳米纤维素气凝胶防护口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第一纳米纤维素气凝胶粘附或涂敷在口罩的表层内部,并在第一纳米纤维素气凝胶的一侧粘附或涂敷第一水膨润材料;将第二纳米纤维素气凝胶涂敷在里层的表面;第一水膨润材料能够吸湿呼吸出的气体或含盐溶液;
S2、将第二水膨润材料粘附或涂敷在第一纳米纤维素气凝胶或第二纳米纤维素气凝胶的周向,第二水膨润材料形成环状结构;
S3、将口罩的表层和里层进行复合;
所述第一纳米纤维素气凝胶为亲水纳米纤维素气凝胶,所述第二纳米纤维素气凝胶是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将疏水性丙烯酸类单体接枝聚合在所述第一纳米纤维素气凝胶上形成;所述第二水膨润材料比所述第一水膨润材料的膨润速度大;所述第一水膨润材料为若干阵列排布的直线状的吸湿纤维,或螺旋状的吸湿纤维;所述第一水膨润材料的表面间隔涂敷有亲水涂层和疏水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素气凝胶防护口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膨润材料沿所述第一纳米纤维素气凝胶的长度的中心线对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素气凝胶防护口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口罩的表层为麻织物,所述麻织物的表层和里层均采用阳离子改性剂和柔软剂进行改性,提高麻织物的柔软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素气凝胶防护口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和所述第二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均为微孔多级孔隙结构。
5.基于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制备方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气凝胶防护口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1、将口罩沿中间区域向内折弯,第一水膨润材料位于鼻翼的两侧;
A2、人体呼出的气体在经过第二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后,1-2min内在气体中的湿气被第二水膨润材料吸湿;
A3、第一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和第二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形成向外的折弯,并在折弯处存在由于第一水膨润材料膨润后产生的间隙;靠近口罩表层的一侧的第一纳米纤维素气凝胶表面的孔隙变小,而第一纳米纤维素气凝胶表面的另一侧孔隙变大;同时靠近口罩里层的一侧的第一纳米纤维素气凝胶表面的孔隙变大,而第一纳米纤维素气凝胶表面的另一侧孔隙变小,使得口罩折弯处的透气性保持不变;
A4、佩戴3-4h后,通过第一水膨润材料的膨胀程度,选择更换新口罩;
第一纳米纤维素气凝胶为亲水纳米纤维素气凝胶,第二纳米纤维素气凝胶是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将疏水性丙烯酸类单体接枝聚合在第一纳米纤维素气凝胶上形成;第二水膨润材料比所述第一水膨润材料的膨润速度大;第一水膨润材料为若干阵列排布的直线状的吸湿纤维,或螺旋状的吸湿纤维;第一水膨润材料的表面间隔涂敷有亲水涂层和疏水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A2中,第二水膨润材料在吸湿膨胀后紧贴口罩里层,使得里层的边缘向口罩内侧按紧,并贴附皮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宿迁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宿迁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03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验用大流量砂磨机
- 下一篇:100偏晶向硅片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