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协作机器人关节力矩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59025.1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0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冲冲;杨桂林;陈庆盈;张拓璞;周杰;张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雷志刚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协作 机器人 关节 力矩 控制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设备 | ||
1.一种协作机器人关节力矩控制方法,用于协作机器人的关节系统的力矩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当参考力矩在经过内回路干扰补偿器的系统干扰补偿后,输出关节电机的驱动力矩至关节后产生关节力矩,使经过补偿后的关节系统的响应特征趋向于关节的名义力矩响应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作机器人关节力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作机器人关节力矩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分析关节的动力学特性,建立关节的动力学方程,关节的动力学方程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τm表示关节电机的驱动力矩,τj表示关节力矩,Jm表示换算到负载输出端的等效电机惯量,θm表示为负载输出端的电机位置,表示为θm的二阶微分,K表示为刚度,τext表为负载输出端所受力矩,θ表示为电机端位置,θl表示为负载输出端位置,J1表示为负载惯量;
根据关节的动力学方程获得关节的名义力矩响应模型,所述名义力矩响应模型Pn(s)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表示为在不考虑关节各部分阻尼的响应时,系统名义的反谐振;表示为在不考虑关节各部分阻尼的响应时,系统名义的谐振频率;Jm,n表示为电机惯量的名义值;Jl,n表示为负载惯量的名义值;Kn表示为关节刚度的名义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协作机器人关节力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作机器人关节力矩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实际关节力矩和名义模型输出力矩计算两者之间的力矩误差;
根据关节动力学方程获得力矩误差的响应方程,力矩误差er的响应方程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d表示为系统干扰,表示为力矩误差er的二阶微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协作机器人关节力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作机器人关节力矩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定义新的力矩误差变量,力矩误差变量p的表达式如下:
且λ>0;
通过变量代换,将对力矩误差er的控制转换为对力矩误差变量p的控制,变量代换后获得如下表达式:
其中,表示为力矩误差变量p的一阶微分,表示为力矩误差er的一阶微分,τin表示为控制率,且τm=τin+u,u表示为内回路参考力矩,d表示为系统干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协作机器人关节力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作机器人关节力矩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系统干扰的自适应在线估计得到的自适应率,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用于表示干扰的估计值,dM和-dM分别为系统干扰d的取值临界点,且d∈[-dM,dM];γ用于表示自适应率;
将力矩误差er变量代换后的表达式引入控制率,得到力矩误差变量p的动力学响应方程;
其中,控制率τin的表达式如下:
τin=τs1+τs2
τs2=ks2(p)p
τs1表示为线性控制率,τs2表示为非线性控制率,ks1表示为线性控制增益,ks2(p)表示为非线性控制增益;
得到力矩误差变量p的动力学响应方程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表示为系统干扰的估计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90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