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轧无纺布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58174.6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2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祥;钱恩田;季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仪征市荣鑫无纺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541 | 分类号: | D04H1/541;D04H1/559;D04H1/56;D04H1/558;D04H1/542;D04H1/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轧 无纺布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轧无纺布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纤维原料制备:将纤维原料按以下重量份准备:聚丙烯纤维40‑50份、粘胶纤维10‑15份、聚酯纤维8‑12份,上述纤维原料经过混合、开松后制成混合纤维;b、纤维成网:将混合纤维梳理成纤维薄网,多层纤维薄网叠合后通过压紧辊压制成纤维层;c、一次热轧;d、纤维层喷熔:一次热轧后的纤维网进入喷熔区进行喷熔,上喷熔区、下喷熔区同步对纤维网的上表面、下表面进行错位喷熔,纤维网的两个表面喷熔形成上喷熔层、下喷熔层;e、二次热轧:喷熔后的纤维层进入二次热轧区通过热轧辊二次热轧,二次热轧后制成无纺布。通过本工艺制得的无纺布抗拉性、透气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轧无纺布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诸多优点,无纺布制造简单、成本低,应用非常广泛。无纺布的制备工艺非常多,有水刺工艺、针刺工艺、热轧工艺等。热轧无纺布中的纤维通过多级热轧辊多级时,纤维之间发生熔接定形。但是热轧无纺布用于做床单、衣物内衬时,抗拉伸性能、透气性能不足,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热轧无纺布抗拉、透气性能不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热轧无纺布制备工艺,通过该工艺制得的无纺布抗拉、透气性能更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轧无纺布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纤维原料制备:将纤维原料按以下重量份准备:聚丙烯纤维40-50份、粘胶纤维10-15份、聚酯纤维8-12份,上述纤维原料经过混合、开松后制成混合纤维;b、纤维成网:将混合纤维梳理成纤维薄网,多层纤维薄网叠合后通过压紧辊压制成纤维层;c、一次热轧:纤维层进入一次热轧区中通过热轧辊进行一次热轧;d、纤维层喷熔:一次热轧后的纤维网进入喷熔区进行喷熔,上喷熔区、下喷熔区同步对纤维网的上表面、下表面进行错位喷熔,纤维网的两个表面喷熔形成上喷熔层、下喷熔层;e、二次热轧:喷熔后的纤维层进入二次热轧区通过热轧辊二次热轧,二次热轧后制成无纺布。
纤维层通过一次热轧制成,纤维层以聚丙烯纤维为主料,配合聚酯纤维,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抗拉性、抗皱性、较高的弹性和耐磨性,然后在纤维层的下侧面、上侧面通过喷熔工艺制备上喷熔层、下喷熔层,最后再进行二次热轧,喷熔工艺形成的上喷熔层、下喷熔层中的纤维更短、更细、更加致密,从而形成致密的孔隙,提高整体保温性能;最终制得的无纺布具有良好的抗皱性、抗拉性以及保温性。
作为优选,纤维原料中还包含重量份为5-7份的ES粘合纤维。ES粘合纤维是一种热接合性复合纤维,受热后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通过热轧式粘合是能极大的提高无纺布的强度;同时ES粘合纤维热收缩率小,在热轧后仍然能保持纤维层中孔隙率,在增加粘合性能、增加强度的同时兼顾了保温性能。
作为优选,一次热轧区中,热轧辊的温度为120-140℃,热轧辊的压力为0.3–0.6kg/cm²;二次热轧区中,热轧辊的温度为165-190℃,热轧辊的压力为0.8– 1.0kg/cm²。一次热轧温度高于粘胶纤维的熔点而低于(接近)聚丙烯纤维的熔点(熔点约160℃),即在一次热轧过程中使得粘胶纤维与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之间熔接形成节点以增加强度,同时又减小聚丙烯纤维形变、熔合;二次热轧温度高于聚丙烯纤维的熔点而低于聚酯纤维的熔点(聚酯纤维的熔点约260℃),从而使得聚丙烯纤维与上喷熔层、下喷熔层能够良好的熔接,最终制备的无纺布中的纤维层、上喷熔层、下喷熔层自身强度大,纤维层与上喷熔层(下喷熔层)之间的粘合稳定、不易分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仪征市荣鑫无纺布有限公司,未经仪征市荣鑫无纺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81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