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塑复合再生质粗粒及制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557910.6 申请日: 2021-12-13
公开(公告)号: CN115433472A 公开(公告)日: 2022-12-06
发明(设计)人: 唐禹豪;唐宏玮;陈汇宏;胡嘉庆 申请(专利权)人: 唐禹豪;陈汇宏;胡嘉庆
主分类号: C08L101/00 分类号: C08L101/00;C08L1/02;C08L77/00;C08L69/00;C08L23/06;C08L23/12;C08L25/06;C08L27/06;C08L67/02;C08L55/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7199 浙江省台州市三***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复合 再生 质粗粒 制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纤塑复合再生质粗粒及制法,所述粗粒属制纤塑复合粒子或制纤塑产品的新原料,特征在于1至2的任一与3至4相组合:1.所述粗粒,至少可呈甲/乙/丙/丁之第一组:甲中总纤维重量投料占比为70%,废塑料和软化剂总占比为30%;乙中总纤维投料占比35%,废塑料和软化剂总占比65%;丙中总纤维投料占比25%,废塑料和软化剂总占比75%;丁中总纤维投料占比5%,废塑料和软化剂总占比95%;2.或所述粗粒,其甲至丁各组合中总纤维与废塑料和软化剂总重量投料占比,皆按市场要求来定;3.所述粗粒,其组成混配物料经粗粒造粒机处理后,得底强度粗粒,其抗拉强度≤3PMa的塑料之标样试片;4.粗粒造粒机,使用秸秆造粒机等的任一种,或再串联螺旋切粒中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一种纤塑复合再生质粗粒及制法,对“纤塑复合再生质粗粒”以下可简称再生质粗粒或粗粒,特别涉及对包括种种混杂/复合的堆积比重远小于1的呈絮、布、膜、革、发泡等状在内的,由从园区性聚集的各企业中来者不拒地收集的大量废纤维、废塑料,和对其作园区化大量集中后的粗分类与无害化的快速减体积之提质粗加工等;此再生质粗粒,属制备再生质纤维塑料复合粒子,或直接制备含有纤塑复合再生质成份的塑料制品的,含塑固废资源再利用方式的,新中间剂型产物或产品,本发明特别属于针对混杂/复合性废纤维与废塑料再生复合加工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据来源于《中国环境报》的网上文章《废纺织品资源化出路何在?》介绍:

……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我国纺织行业2016年耗用4970万吨纺织原料,耗用的总量占全球纺织原料消耗总量的48%,2017年为52%,2018年为55%左右,位居全球之首。

……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废纺综合利用量约380万吨,综合利用率达19%左右。尽管废纺利用率有所提高,但其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北京服装学院中国服饰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赵国樑称:“废旧纺织品如不能充分利用,一方面会造成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和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纤维等原料浪费,以及纺丝、染色和整理等环节的能量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化纤在自然界难以降解,如采用填埋等方法处理,会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因此,废旧纺织品的利用问题,既是一个资源再利用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环境问题。”

根据哥本哈根大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数据,每利用一公斤废纺,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 3.6公斤。

……

从节能减碳角度来讲,提高废纺的资源化、无害化,促进废纺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技术和成本的限制,高效利用废纺仍是一道难题。

……

当今塑料类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已充斥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之而来的凡从事废塑料循环利用企业的无害化处置既绿色化产业升级,就成了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在废塑料循环利用行业也有一个共识,既:熔融温度相同或相近的废塑料是资源;而熔融温度不相近,或再杂有金属、纸等异物的废塑料,则属垃圾,因为此类混杂物料在热挤出造粒机中存在着难以成粒等难题。由于此原因,当今诸多的废纸再生造纸、塑料包装、标贴、制鞋等企业,他们在生产过程中所排弃的诸如:废纸再生所弃的杂废塑膜渣,商品的塑膜质废包装袋、塑膜包装袋生产中的切/冲边料、废复合塑膜材、商标标贴生产/使用中所弃的塑膜复合离型纸/膜、废铝塑复合膜等,塑料鞋废边料、废聚氨酯鞋底等,都成了无人问津的废物,当今对此种混杂或/和复合料的处置出路主要是焚烧、填埋。

另一方面,我国从事废塑料循环利用企业众多,媒体时有报道这些企业在处置废塑料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严重污染。细究媒体所报道的此类企业的污染,至少有四:其一是,废塑料泡货原料的堆放散落所造成的视觉污染;其二是,对废塑料原料的清洗水的外排污染;其三是,对废塑料原料的加工机械之噪声污染;其四是,对废塑料作热挤出造粒中的烟尘/水气的恶臭污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禹豪;陈汇宏;胡嘉庆,未经唐禹豪;陈汇宏;胡嘉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79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