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权重的高维数据降维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57901.7 | 申请日: | 2021-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2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东;张树巍;刘焰明;张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元伟 |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权重 数据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可调权重的高维数据降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tep1,提取数据:提取n个m维的高维数据,形成n*m的数据矩阵X;
其中,xik为高维数据的第i行第k列数据,n>2且为正整数,m>3且为正整数,i为正整数且1≤i≤n,k为正整数且1≤k≤m;
Step2,获取属性权重矩阵:对数据矩阵X进行属性权重计算,得出属性权重矩阵weight;
weight=[wc1 … wci … wcm];
其中,wci为数据矩阵X中第i列数据的属性权重值;
Step3,计算加权欧式点对距离:将weight代入高维空间点对欧式距离计算公式中,得出每个点对之间的属性加权欧式点对距离矩阵D;
其中,dij为数据矩阵X中第i行数据与第j行数据在高维空间中的加权欧式距离,高维空间指维度>3的空间;xik为数据矩阵X中第i行第k列的数据,xjk为数据矩阵X中第j行第k列的数据;
Step4,计算高维空间联合概率:根据每个点对之间的属性加权欧式点对距离矩阵D,继续计算数据矩阵X高维空间的联合条件概率pij;
Step5,获取低维空间点分布:计算低维空间联合概率qij,采用KL散度作为目标函数,不断计算低维空间的相似度,直至KL散度函数的值收敛,得到低维空间点的分布情况;其中,低维空间指维度≤3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权重的高维数据降维方法,其特征在于,Step2中,采用SVD权值法和Critic权值法各计算出一个属性权重,两个属性权重分别记为weighta和weightb,然后将weighta和weightb作为粒子群算法的两个样本点的初始位置,计算出全局最优解对应的属性权重值weigh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权重的高维数据降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tep4中,根据设置的困惑度值,使用二分查找来搜寻数据矩阵X中以第i行数据为中心的最佳标准差δi、以第j行数据为中心的最佳标准差δj,计算高维数据矩阵条件概率pi|j、pj|i,再计算高维空间联合概率pij,计算公式为:
其中,k为正整数且1≤k≤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权重的高维数据降维方法,其特征在于,二分查找停止的条件为:设置的困惑度值与当前计算所得困惑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0.0001或二分查找次数>50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权重的高维数据降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tep5中,采用KL散度作为目标函数,通过梯度下降法不断更新低维空间所有点的位置,重新计算低维空间的条件概率和联合概率,以及KL散度新的值,直至KL散度函数C的值收敛,得到低维空间点的分布情况;
其中,Y为随机初始化的一个符合t分布的n*2的低维空间矩阵,yi表示随机初始化低维空间矩阵的第i个点,yi1是第i个点的横坐标,yi2是第i个点的纵坐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权重的高维数据降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tep5中,还引入动量参数改变低维空间点的位置,迭代计算低维空间联合概率,至KL散度函数的值收敛,得到低维空间点的分布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79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