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56657.2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2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汪骅;李敏;刘倩;何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C12M1/34;C12M1/00;C12Q1/70;C12Q1/6844;C12R1/93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地址: | 2001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流控 芯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微流控芯片在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或/和流感病毒核酸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底层芯片、顶层芯片以及连接组件;
其中,所述底层芯片包括:设于所述底层芯片正中处的中心孔(1)、若干第一逶迤通道(2)、若干第一反应微室(3)、若干第一连接通道(41)以及若干第二连接通道(42);所述顶层芯片包括:若干第三连接通道(43)、若干第二逶迤通道(5)以及若干第二反应微室(6);所述中心孔(1)于圆周上设有若干出液口,每个所述中心孔(1)的出液口各自与一个所述第一逶迤通道(2)的进液口连通,每个所述第一逶迤通道(2)的出液口各自与一个所述第一反应微室(3)的进液口连通,每个所述第一反应微室(3)的出液口各自与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通道(41)的进液口连通,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通道(41)的出液口各自与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通道(42)的进液口连通,每个所述第二连接通道(42)的出液口各自与一个所述第三连接通道(43)的进液口连通,每个所述第三连接通道(43)的出液口各自与一个所述第二逶迤通道(5)的进液口连通,每个所述第二逶迤通道(5)的出液口各自与一个所述第二反应微室(6)的进液口连通,每个所述第二反应微室(6)远离所述第二逶迤通道(5)的一端设有试剂进口(7);
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若干贯穿所述顶层芯片并与所述底层芯片连接的螺丝(8)、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41)与所述第二连接通道(42)连通处的若干控制阀(9)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通道(42)与所述第三连接通道(43)连通处的若干密封圈(10);所述螺丝(8)与所述顶层芯片可拆卸连接,所述螺丝(8)与所述底层芯片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螺丝(8)与所述控制阀(9)相邻;所述控制阀(9)设于所述顶层芯片与所述底层芯片之间;所述密封圈(10)设于所述顶层芯片与所述底层芯片之间;
所述微流控芯片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或/和流感病毒核酸的步骤包括:
S1、拧松所述螺丝(8)后,依次将含样本的LAMP反应体系以及矿物油加入所述中心孔(1)中,使所述含样本的LAMP反应体系填充所述第一反应微室(3),并使所述矿物油充满所述第一逶迤通道(2);将CRISPR/Cas12a反应体系通过所述试剂进口(7)加入所述第二反应微室(6)中;
S2、拧紧所述螺丝(8),并以透明的微流控胶带密封所述中心孔(1)、所述试剂进口(7)以及气孔(11),将所述微流控芯片置于恒温加热器上,于65℃恒温40分钟后,拧松所述螺丝(8),并移除所述透明的微流控胶带,向所述中心孔(1)中加入矿物油,以将LAMP反应产物转移至所述第二反应微室中;
S3、拧紧所述螺丝(8),并以透明的微流控胶带密封所述中心孔(1)以及所述试剂进口(7),将所述微流控芯片置于恒温加热器上,于37℃恒温15分钟后,以470nm的蓝光照射所述微流控芯片,透过蓝光滤光片即可记录所产生的荧光,裸眼即可观察结果;
其中,当所述螺丝(8)被拧紧时,所述控制阀(9)在所述顶层芯片与所述底层芯片的挤压下发生形变,进而封堵所述第二连接通道(42)与所述第三连接通道(43)的连通口;当所述螺丝(8)被拧松时,所述控制阀(9)的形状复原,从而所述第二连接通道(42)与所述第三连接通道(43)的连通恢复;
其中,所述LAMP反应体系包括:
其中,所述CRISPR/Cas12a反应体系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逶迤通道(2)的长度为35.0mm-40.0mm,宽度为0.1mm-0.4mm,深度为0.1mm-0.4mm,体积为1.0μL-2.0μL;
所述第一反应微室(3)的长度为3.0mm-9.0mm,宽度为1.0mm-4.0mm,深度为0.1mm-1.0mm,体积为3.0μL-9.0μL;
所述第一连接通道(41)、所述第二连接通道(42)、所述第三连接通道(43)以及所述第二逶迤通道(5)的总长度为20.0mm-30.0mm,宽度均为0.1mm-0.4mm,深度均为0.1mm-0.4mm,总体积为0.5μL-1.5μL;
所述第二反应微室(6)的长度为3.0mm-9.0mm,宽度为1.0mm-4.0mm,深度为1.5mm-2.0mm,体积为20.0μL-25.0μ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66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挡结构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不平衡学习动态恢复大类重要性的损失函数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