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键槽自动加工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53870.8 | 申请日: | 2021-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6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荚小健;朱天翔;程康恒;孔令杰;王诚成;钱凤辉;李朝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C3/30 | 分类号: | B23C3/30;B23C9/00;B23Q15/26 | 
| 代理公司: | 湖南正则奇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5 | 代理人: | 肖琦 |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键槽 自动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键槽自动加工装置,包括尾座总成、圆周分度装置以及用于开键槽的铣刀;圆周分度装置包括转轴以及平行设置的前轴承座与后轴承座,前轴承座与后轴承座分别套接在转轴的两端上,转轴能够转动;转轴上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转轴远离液压夹紧件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三爪卡盘,转轴固定安装三爪卡盘的一端上设置有顶针结构,三爪卡盘固定套接在转轴上,且转轴设置顶针结构的一端贯穿三爪卡盘,三爪卡盘夹紧转轴时,转轴设置顶针结构的一端会与工件的一端相顶。本发明能够对环形阵列分布的键槽以及非均匀设置的键槽进行自动化加工,相较于手工定位,大大提升了加工的精度与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键槽自动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键槽是在轴上或孔内加工出一条与键相配的槽,用来安装键,以传递扭矩,现有技术中,龙门铣床,卧式铣床,立式铣床等各类铣床一般只能加工转轴一侧键槽,或者通过手工划线,人工对刀方法实现对称键槽加工,但是加工精度低,位置度差,效率低,最终成品难以装配;另外,对于转轴多键槽或者非均分键槽,龙门铣床,卧式铣床,立式铣床等均无法完成加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连续加工多个键槽的键槽加工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键槽自动加工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工精度低,位置度差,效率低,最终成品难以装配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键槽自动加工装置,包括尾座总成、圆周分度装置以及用于开键槽的铣刀;
尾座总成包括尾座支架,尾座支架上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顶杆与活络顶针的尾部固定连接;
圆周分度装置包括转轴以及平行设置的前轴承座与后轴承座,前轴承座与后轴承座分别套接在转轴的两端上,转轴能够转动;
转轴上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固定套接在驱动电机轴伸上的主动齿轮相啮合;
转轴远离液压夹紧件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三爪卡盘,转轴固定安装三爪卡盘的一端上设置有顶针结构,三爪卡盘固定套接在转轴上,且转轴设置顶针结构的一端贯穿三爪卡盘,三爪卡盘夹紧转轴时,转轴设置顶针结构的一端会与工件的一端相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转轴的两端上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前轴承座内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通过轴承盖限位固定安装在前轴承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前轴承座与后轴承座均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上,前轴承座与底板之间、后轴承座与底板之间以及尾座支架与底板之间均固定安装斜支撑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第二轴承的外侧壁与后轴承座紧密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第二轴承的外侧壁与后轴承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转轴靠近后轴承座的一端上套接有液压夹紧件,液压夹紧件固定在后轴承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后轴承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当工件上需要加工的键槽环形阵列分布时,假设工件键槽数量为Z,则偏转角度θ=360/Z,假设主动齿轮的齿数量为Z1,从动齿轮齿数量为Z2,工件每加工一个键槽,驱动电机的步进角度α=360°*(Z1/Z2)/(θ/3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38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