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反弹阻尼的载荷缓冲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53842.6 | 申请日: | 2021-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5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芳;朱波;漆诚;赵斌;樊自超;戴木海;廖可;周武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9/06 | 分类号: | F16F9/06;F16F9/32;F16F9/34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宋会英 |
| 地址: | 330095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反弹 阻尼 载荷 缓冲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反弹阻尼的载荷缓冲结构,属于结构设计领域。一种具有反弹阻尼的载荷缓冲结构,包括气体腔、主油腔、正行程定油孔、螺盖,在正行程定油孔前端设置有浮动油盖,浮动油盖置于螺盖的凹槽内,且覆盖在正行程定油孔前端;当缓冲器被压缩时,浮动油盖被冲开,当缓冲器膨胀时,浮动油盖压紧正行程定油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不改动原有复杂结构,只是增加一个小零件就能达到防止飞机着陆反弹的目的,几乎没有重量代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反弹阻尼的载荷缓冲结构,属于结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飞机在着陆冲击以及在不平跑道上高速滑行时,都会产生较大的冲击载荷和能量,为了避免过大的载荷产生,飞机起落架都装有缓冲器,传统缓冲器结构见图1,传统缓冲器包括:气体腔1、主油腔2、回油腔3、油针4、正行程定油孔5、正行程变油孔6、正行程过油孔7、反行程油孔8、浮动活门9、浮动油盖10、螺盖11及支撑螺盖12。正行程时,当缓冲器在外力作用下受到压缩时,气体腔被压缩,将一部分动能转化为气体势能,当油液高速流过正行程油孔时,形成较大的阻尼作用,同时,油液流过正行程过油孔进入回油腔,将部分动能转化为热能消耗掉;当外力小于缓冲器内力时进入反行程,压缩气体开始释放它所储蓄的能量,空气腔膨胀,油液从回油腔流出时推动浮动活门盖住正行程过油孔,从而高速通过浮动活门上的反行程油孔产生较大的阻尼力,再次将气体腔储蓄的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消耗掉。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反行程阶段缓冲器不能吸收掉足够的能量,剩下的能量以动能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表现通常是飞机的反弹。反弹是飞机着陆过程中一种十分危险的状态,轻则使乘员不舒适、机体受损,重则机毁人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反弹阻尼的载荷缓冲结构,使起落架满足缓冲性能要求的同时解决飞机反弹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反弹阻尼的载荷缓冲结构,包括气体腔、主油腔、正行程定油孔、螺盖,在正行程定油孔前端设置有浮动油盖,浮动油盖置于螺盖的凹槽内,且覆盖在正行程定油孔前端;当缓冲器被压缩时,浮动油盖被冲开,当缓冲器膨胀时,浮动油盖压紧正行程定油孔。
优选的,浮动油盖的材料为30CrMnSiA金属材料。
优选的,浮动油盖做化学氧化处理。
优选的,浮动油盖的截面呈倒L型,其高度小于螺盖凹槽的槽深,其径向尺寸小于螺盖凹槽的径向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不改动原有复杂结构,只是增加一个小零件就能达到防止飞机着陆反弹的目的,几乎没有重量代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背景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浮动油盖结构示意图;
图1-3中,1、气体腔;2、主油腔;3、回油腔;4、油针;5、正行程定油孔;6、正行程变油孔;7、正行程过油孔;8、反行程油孔;9、浮动活门;10、浮动油盖;11螺盖;12;支撑螺盖;13、芯杆;14、活塞杆;15、端头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左”、“右”等均是依照附图所示进行描述,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38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翼子板智能焊接设备
- 下一篇:一种飞机通用装配架工作平台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