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废弃物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53123.4 | 申请日: | 2021-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1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 发明(设计)人: | 孙鹏;尹新安;赵华宁;田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环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C10B57/00;C10B4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58 | 代理人: | 霍丽惠 |
| 地址: | 750002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废弃物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为一种工业废弃物处理装置,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包括热解炉和二次燃烧室,热解炉的炉膛与二次燃烧室的入料口连通,热解炉的出料端连通有出料筒,出料筒上靠近热解炉的一端设有降温机构,出料筒上远离热解炉的一端设有被动式推料机构;其中,热解炉中热解后产生的热解产物在经降温机构的降温并回收热能后、通过被动式推料机构排出出料筒。热解炉中热解后产生的热解产物在经降温机构的降温并回收热能后,再通过被动式推料机构排出出料筒,能够使高温的热解产物进行充分降温,避免了降温不彻底的热解产物对原本液压除渣装置的影响,结合被动式推料机构本身结构特性,避免在热解炉上的高温区域设置液压除渣装置,避免了设备的损耗,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废弃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废弃物处理在环保高效的前提下,多采用热解焚烧的方式进行,其设备采用热解炉,是通过炉内分级燃烧的方式,在热解炉中的还原性气氛中热解废物,可燃性产物进入二燃室进行完全燃烧的焚烧炉,一般热解炉以上端进料、下端通过推动排出热解产物的形式使用,其中一些含碳量较高的产物(如焦炭、焦油等)能够进行回收利用,由于二氧化碳尤其是硫化物的排放量相比其它方式大幅降低,从而达到了环保的目的。而根据热解条件的不同,热解反应可分为慢速热解和快速热解,其中,慢速热解中,比如将木制品等生物质放在窑内,以约400°的温度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可以得到占原料质量30%-35%的木炭产量。快速热解中,某些生物质原料在缺氧情况下,被快速加热到较高温度(约500°左右),从而引发大分子的分解,产生小分子气体与可凝性挥发组分以及少量焦炭产物,可凝性挥发组分快速冷却成可流动的液体,成为生物油或焦油,其比例一般可达原料质量的40%-60%。而在高温750°-900°下的热解过程中,主要以气体产物为主,此时不仅环保,废料处理压力也低。
关于热解炉,现有专利中,申请号为:CN201710898188.X,名称为:立式热解炉的专利中,其公开了一种立式热解炉,所述立式热解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自上而下限定出预热段、热解段和冷却段,所述预热段与所述热解段相连通,所述热解段与所述冷却段之间设有隔板,所述热解段的底部设有穿过所述隔板且伸入到所述冷却段内的排料管,所述炉体上设有连通所述预热段的热解物料入口、连通所述热解段的载热气进口、连通所述预热段和/或所述热解段的热解气出口,所述炉体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冷却段的半焦出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式热解炉,通过设置相连通的预热段、热解段和冷却段,能够实现热解炉的连续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然而无论是上述的专利,还是目前其它的现有技术中,热解产物的出料过程中一般使用电气控制的液压除渣装置进行除渣、出料,如上所述,越高的温度热解效果越好,但是越高的温度对对液压除渣装置的负面影响越大,其大幅降低了液压除渣装置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工业废弃物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工业废弃物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工业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热解炉和二次燃烧室,所述热解炉的炉膛与所述二次燃烧室的入料口连通,所述热解炉的出料端连通有出料筒,所述出料筒上靠近所述热解炉的一端设有降温机构,所述出料筒上远离所述热解炉的一端设有被动式推料机构;
其中,所述热解炉中热解后产生的热解产物在经所述降温机构的降温并回收热能后、通过所述被动式推料机构排出所述出料筒。
优选的,所述出料筒上远离所述热解炉的一端具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换热空气道以及水冷降温机构,使进入所述出料筒内的热解产物先经过所述换热空气道换热降温后再通过水冷降温机构进行换热降温。
优选的,所述换热空气道包括空气换热管道,所述空气换热管道螺旋盘绕的设置在所述出料筒的内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环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宁夏环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31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