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渣料风冷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52958.8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7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八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一新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8 | 分类号: | C21B3/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张万兵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风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渣料风冷机,包括筒体、冷却机构、补风机构、余热回收机构和振动机构,筒体内设有中心柱,中心柱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网板,网板呈螺旋状设置在中心柱上,且网板的外侧固定连接在筒体的内壁面上,冷却机构包括第一风机和循环水冷机,第一风机通过循环水冷机后与筒体上部相连,补风机构包括与筒体下部相连的第二风机,余热回收机构包括与筒体上部相连的第三风机,振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筒体底部的振动电机。本发明采用立式结构,整个装置的筒体设于地下,并在筒体中设置螺旋状的网板,增加了渣料的行程,保证冷却效果的同时减少设备的体积,渣料下落同时冷却机构和补风机构产生的两股对流气流对渣料进行冷却,大大提高渣料的冷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炉渣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温渣料风冷机。
背景技术
冶金工业是最大的耗能单位,年能耗达20GJ。自1980年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在节能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但在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尚有不足,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烟气、冷却水和熔融渣的显热回收率都很低,其中渣显热的回收率最少,只有1.59%。钢铁工业熔渣包括炼铁高炉熔渣、炼钢熔渣、铁合金熔渣、有色冶炼熔渣等,我国以高炉渣比例最大,每炼1t生铁约产生300kg~700kg高炉熔渣,出渣温度1500℃左右,2010年,我国生铁产量59733.34万t,以300kg渣/t铁计算,高炉渣量约1.8亿万t。堆积如山的高温熔融态高炉渣不能随意排放,必需经过冷却或其他相关处理,否则将非常危险。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大多数采用水淬工艺(也称湿法工艺)处理高炉渣,处理后的渣料可用作水泥原料或水泥添加料、混凝土骨料等。但堆积如山的高炉熔渣水淬冷却需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冲渣过程中放出大量水蒸气和硫化物等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且熔渣冷却后需干燥除湿又要额外耗能。另外,1500℃左右的熔融高炉渣比热约1.19kJ/(kg·℃),凝固潜热50kcal/kg,1t高炉熔渣约含1800MJ显热和209MJ潜热,折合标煤约62kg/t渣,熔融渣热是一种高品质的余热资源,但水冷处理后的冲渣水热却是一种低品位余热,需经沉淀、除污后方可用于冬季取暖,其热利用率不到10%,夏季和无取暖设备的地方,这部分能量只能白白地浪费掉,到目前为止,高炉渣的余热回收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卧式的冷却机,但由于渣料温度高,卧式冷却机要设计成很大体积来保证渣料有足够的行程可以得到冷却,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程长,省空间,冷却效率高的高温渣料风冷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温渣料风冷机,包括筒体、冷却机构、补风机构、余热回收机构和振动机构,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筒体内设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网板,所述网板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中心柱上,且所述网板的外侧固定连接在筒体的内壁面上,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一风机和循环水冷机,所述第一风机通过循环水冷机后与筒体上部相连,所述补风机构包括与筒体下部相连的第二风机,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与筒体上部相连的第三风机,所述振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筒体底部的振动电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网板上设有若干排通风孔,且相邻两排通风孔交错布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网板的倾斜角度为15~3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的所述网板竖直方向上具有50~100mm的间距。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振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底部的缓冲弹簧,所述振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底部电机支架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向下倾斜的导料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料口处设有筛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换热器和冷却水箱,所述换热器的两端分别与相通第一风机和筒体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一新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一新干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29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第三轨自动化清洗机械手及其清洗方法
- 下一篇:清洁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