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控阵天线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52571.2 | 申请日: | 2021-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3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魏伟;楚亮;李国明;王丽颖;秦天;余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成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15/24;H01Q1/36;H01Q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代维凡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控阵 天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控阵天线,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包括依次叠加的:馈电层、辐射层、下极化层和上极化层;所述定子用于固定转子中的馈电层、辐射层、下极化层和上极化层;本发明解决了现有VICTS相控阵天线通常采用电机带动齿轮或皮带的传动方式,使得VICTS相控阵天线的旋转精度和响应速度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相控阵天线。
背景技术
传统卫星天线伺服控制系统中,多使用直流电机或者永磁同步电机,且电机与天线之间须通过中间环节连接。直流电机中的换向器、位置传感器等让系统电气连线变得复杂,维护难度大,且换向摩擦容易造成系统稳定性下降,在高速旋转的卫星天线系统中有较大的局限性,与卫星天线连接通常通过同步带或者齿轮,导致系统响应速度慢、可靠性差;永磁同步电机结构简单、功率密度高、控制精度高,虽然在卫星天线交流伺服控制系统中性能良好,但是与卫星天线连接时也避免不了使用联轴器、齿轮,使系统更加复杂,响应时间增加,可靠性下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相控阵天线解决了现有VICTS相控阵天线通常采用电机带动齿轮或皮带的传动方式,使得VICTS相控阵天线的旋转精度和响应速度慢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相控阵天线,包括:转子和定子;
所述转子包括依次叠加的:馈电层、辐射层、下极化层和上极化层;
所述定子用于固定转子中的馈电层、辐射层、下极化层和上极化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将电机和卫星天线做成一体,使得天线本体成为转子,减少中间连接环节,简化系统结构,缩短寻星时间,提高系统可靠性。
通过控制定子上的定子线圈直接驱动转子,使得转子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
进一步地,所述上极化层与下极化层间设置有轴承球体,所述下极化层与辐射层间设置有轴承球体,所述辐射层与馈电层间设置有轴承球体。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天线的各个层级间均设置了轴承球体,是便于馈电层、辐射层、下极化层和上极化层间的相对运动,使得各层均可单独运动,随意控制运动方位。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包括:定子线圈、紧固螺丝、外壳和底板;
所述紧固螺丝用于将外壳与底板固定;所述定子线圈与外壳固定。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紧固螺丝、外壳和底板是用于固定转子的装置,是转子的载体。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在紧固螺丝露出外壳上的部分。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馈电层、辐射层、下极化层或上极化层进行旋转时,势必会产生轴向运动,本发明通过在紧固螺丝上设置弹簧的方式,抑制天线的轴向跳动。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线圈的数量为12个,其中,每4个定子线圈位于转子的同一方位。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还包括: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的数量为12个,每4个永磁体位于转子的同一方位。
进一步地,所述馈电层与底板间设置有轴承球体。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馈电层和底板间设置轴承球体后,是便于馈电层的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极化层与外壳间设置有轴承球体。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上极化层与外壳间设置轴承球体后,是便于上极化层的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转子和定子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子和定子结合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成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正成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25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