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反渗透膜膜片脱盐率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51096.7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8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瞿睿;熊平;吕成燕;卢舒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成(江苏)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71/68 | 分类号: | B01D71/68;B01D67/00;B01D69/12;C02F1/44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苏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3 | 代理人: | 郭翔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反渗透 膜片 脱盐 制备 方法 | ||
一种提升反渗透膜膜片脱盐率的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制备工艺简便、脱盐性能稳定的一种提升反渗透膜膜片脱盐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水相溶液和油相溶液备用;S2:配置铸膜液,并将其涂敷在无纺布上,通过相转化法制备多孔支撑基膜;S3:将多孔支撑基膜的无纺布侧浸渍水相溶液,同时,将多孔支撑基膜的聚醚砜层侧浸渍油相溶液;S4:浸渍10~60s,取出后置于55℃烘箱烘干,在聚醚砜层侧得到聚酰胺层,聚酰胺层与多孔支撑基膜构成复合反渗透膜。本发明杜绝了水相涂敷后吹干过程对膜表面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缺陷,提高反渗透膜的脱盐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反渗透膜膜片脱盐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反渗透又称逆渗透,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反渗透技术通常用于海水淡化、水的软化处理、废水处理以及食品、医药工业、化学工业的提纯、等各个方面。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水污染情况的日益加重,反渗透膜在水处理行业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界面聚合法是制备反渗透膜的最主要方法,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在无纺布上涂敷20-60um厚的由聚砜、有机溶剂、添加剂等组成的均匀的铸膜液,并将其沉入水中,以相转变的方式制备了孔径为10-100nm的超滤基膜;
2、将超滤基膜放入水中进行清洗,洗去残留的有机溶剂和未凝结的固体颗粒物;
3、将清洗干净的基膜表面进入含有间苯二胺、哌嗪等含胺类单体水溶液中一定时间;
4、用平滑的滚筒或风刀去除膜表面的水相单体;
5、在上述含有水相单体的基膜表面涂敷含有均苯三甲酰氯及添加剂的油相溶液;
6、上述膜进行干燥,后进行清洗,表面涂敷PVA等操作;
反渗透膜最小孔径达到0.3-0.7nm,非常敏感,制备过程中任何的操作不当都会导致膜的功能层受损,从而达不到理想的脱盐要求。
涂敷完水相后,干燥时,风量过小:
表面残留水珠(聚砜膜表面固有的疏水性),与油相溶液接触会导致水溶入油相中,将均苯三甲酰氯进行水解,降低其交联活性,从而降低了膜的脱盐率。
风量过大,一方面使基膜孔中的水相单体含量降低,在与油相溶液接触过程中部分均苯三甲酰氯与间苯二胺反应生成低聚物残留在膜孔内,堵塞膜孔,导致水通量降低;另一方面实际参与界面聚合反应生成交联结构部分减少,导致膜的交联度降低,脱盐率下降;第三方面,水相胺单体浓度升高,导致生成的膜表面电位降低,依据道南效应,对盐的截留从而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制备工艺简便、脱盐性能稳定的一种提升反渗透膜膜片脱盐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升反渗透膜膜片脱盐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水相溶液和油相溶液备用;
S2:配置铸膜液,并将其涂敷在无纺布上,通过相转化法制备多孔支撑基膜;
S3:将多孔支撑基膜的无纺布侧浸渍水相溶液,同时,将多孔支撑基膜的聚醚砜层侧浸渍油相溶液;
S4:浸渍10~60s,取出后置于55℃烘箱烘干,在聚醚砜层侧得到聚酰胺层,聚酰胺层与多孔支撑基膜构成复合反渗透膜。
所述水相溶液的溶质为芳香胺和/或脂肪胺,溶剂为水。
所述水相溶液的浓度范围为1%-5%。
所述油相溶液的溶质为多元酰氯,溶剂为有机溶剂。
所述油相溶液的浓度范围为2.0%-10%。
步骤S3中浸渍方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成(江苏)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启成(江苏)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10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