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异靶向脉冲电场消融术后炎症区的仿生载药纳米粒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50757.4 | 申请日: | 2021-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9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蒋天安;谢丽婷;许敏;许丹霞;赵齐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46;A61K45/00;A61P29/00;C12N5/0787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应孔月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特异 靶向 脉冲 电场 消融 术后 炎症 仿生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靶向脉冲电场消融术后炎症区的仿生载药纳米粒及制备方法,所述仿生载药纳米粒包括:载药脂质体,以及包覆于所述载药脂质体表面的中性粒细胞膜。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激活的中性粒细胞通过渗透压梯度法获得中性粒细胞膜,再与载药脂质体混合,对得到的混合物通过纳米挤出器进行处理,得到中性粒细胞膜载药纳米粒。本申请利用中性粒细胞对炎症部位具有高度的驱化能力,能聚集在炎症部位等特性,创造性的将中性粒细胞膜包裹在载药脂质体的表面,制备成具有靶向能力的中性粒细胞膜靶向载药纳米粒。利用中性粒细胞天然募集至脉冲电场消融术后炎症部位的原理,靶向炎症状态的病灶并释放药物,从而精准靶向治疗病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细胞治疗和中性粒细胞膜仿生纳米药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异靶向脉冲电场消融术后炎症区的仿生载药纳米粒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细胞电生理学的发展,一种新型的脉冲电场消融技术应运而生。与传统消融技术(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激光消融等)不同,脉冲电场消融通过极短但强的电脉冲作用于肿瘤细胞膜,在细胞膜上形成不可逆“纳米级”孔道,从而导致细胞稳态失衡,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更重要的是,构成血管、神经和胰胆管等的骨架成分因不含脂质双分子层可得以保留。这种选择性灭活肿瘤而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的特性,使得脉冲电场消融在肿瘤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研究表明,脉冲电场消融可激活肿瘤区域炎性因子的释放,招募中性粒细胞以阿米巴运动的方式从内皮细胞连接处溢出,到达消融部位。
纳米药物为肿瘤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将化疗药物进行纳米化修饰在肿瘤治疗领域凸显了多方面优势,如:1)显著改善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延长半衰期;2)纳米药物对肿瘤具有靶向效应,可明显增加肿瘤内药物的富集,从而提高药物浓度;3)利用肿瘤区域的特殊微环境精确释放药物,增加药效;4)纳米药物可扭转肿瘤的耐药性;5)有效改善药物在体内分布,降低对肝、肾等器官的毒副作用。但是传统的纳米药物仍为一种外源性物质,在血液中易被非特异性蛋白质和生物分子黏附形成一种蛋白质环结构,这种结构很大程度上干扰了纳米药物与生物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加快了纳米药物被免疫系统清除的速度。
因此,探索一种新型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低免疫原性,增加药物的靶向性的纳米材料,成为近几年纳米载体领域的研究焦点。仿生型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递药系统,将载药纳米粒与细胞或蛋白等重组,模拟自身结构功能或体内物质等,解决了纳米粒所引起的生物相容性、免疫反应等问题,降低毒性,将药物靶向到病灶部位,使机体对药物产生最少的药物不良反应,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药物递送系统。
近年来,基于细胞膜包覆的仿生纳米药物已成为纳米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该类纳米材料可通过天然细胞膜包覆纳米粒,赋予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因而具备原细胞复杂而独特的表面理化性质。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细胞膜,如红细胞、白细胞或者肿瘤细胞等的细胞膜,可明显提高纳米粒的靶向性,精确递送药物至肿瘤部位,发挥良好治疗效果。其中,中性粒细胞作为人体最丰富的白细胞(50~70%),其在炎性因子刺激下,可上调膜上的相关黏附分子表达,促进其在血管内翻转、粘附、爬行并快速向炎症组织聚集,成为最早到达炎症发生部位的血液细胞。
将中性粒细胞膜和镶嵌在膜上的各类粘附分子整体移植到纳米粒子表面,制备成中性粒细胞膜包覆纳米粒,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1)可跨越血管内皮层靶向到具有炎症反应的组织;2)能识别并结合肿瘤而具有较强的肿瘤靶向性;
3)保留了中性粒细胞膜上“自我识别”的信号分子(如CD47,CD200等),可模拟自体成份,不易被机体识别,免疫原性低;4)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延长药物的体内半衰期。因此,中性粒细胞膜包覆的纳米药物一经出现,即在抗肿瘤治疗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引起广泛关注。
然而,由于中性粒细胞膜仿生纳米材料一般要用于抗肿瘤治疗,现有的制备方法中往往需要将中性粒细胞膜进行一系列活化流程以使其具备免疫特性,制备上流程较复杂,且活化步骤耗费成本较高。因此,研究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制备周期短的制备中性粒细胞膜仿生载药脂质体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07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脉图像采集装置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硅锆复合溶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