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诊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9885.7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4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付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5 | 分类号: | G06F16/2455;G06F16/25;G06Q10/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木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诊断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适用于自动化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数据诊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不同职能用户设置的诊断配置参数,将所述诊断配置参数在诊断平台中进行数据集成,得到诊断配置数据,获取第一职能用户基于数据诊断任务对所述诊断平台中目标诊断功能的调用操作;响应于所述调用操作,确定所述数据诊断任务中与所述第一职能用户具备上下游的任务协同关系的第二职能用户,并从与所述目标诊断任务对应的目标诊断配置数据中提取所述第二职能用户设置的目标诊断配置参数;基于所述目标诊断配置参数,对所述第一职能用户指示的待诊断数据进行诊断。该方案能够提升跨部门进行数据联调测试时测试效率,减少测试偏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自动化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诊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实际项目开发工作中,项目开发部门会基于项目职能划分成不同的部门团队,而该些部门团队之间会针对研发项目进行大量的数据联调配合测试,以核对案例并排查问题。目前联调测试工作中,通常由不同的团队针对单个业务定制化研发出来排查工具,以辅助进行跨部门的数据联合调试,实现数据的智能排查、智能核对等。
但是由于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不同,负责的开发工作不同,各自部门定制化的排查工具难以克服跨部门之间的工作内容隔阂,往往需要上下游开发团队之间进行频繁的业务开发数据共享,或者由上下游开发团队人员使用本部门的排查工具进行数据排查后人为将排查结果告知给相关的上下游团队,造成跨部门的数据联调测试时测试效率低下,测试结果容易出现偏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诊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各自部门定制化的排查工具难以克服跨部门之间的工作内容隔阂,造成跨部门的数据联调测试时测试效率低下,测试结果容易出现偏差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诊断方法,包括:
获取不同职能用户设置的诊断配置参数,将所述诊断配置参数在诊断平台中进行数据集成,得到诊断配置数据,其中,不同的所述诊断配置数据对应于所述诊断平台所提供的不同诊断功能;
获取第一职能用户基于数据诊断任务对所述诊断平台中目标诊断功能的调用操作;
响应于所述调用操作,确定所述数据诊断任务中与所述第一职能用户具备上下游的任务协同关系的第二职能用户,并从与所述目标诊断任务对应的目标诊断配置数据中提取所述第二职能用户设置的目标诊断配置参数;
基于所述目标诊断配置参数,对所述第一职能用户指示的待诊断数据进行诊断。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诊断配置参数,对所述第一职能用户指示的待诊断数据进行诊断,包括:
从脚本文件库中选取与所述目标诊断功能对应的脚本文件模板;
依照所述目标诊断配置参数,对所述脚本文件模板进行诊断参数配置,得到与所述目标诊断功能对应的目标诊断脚本;
基于所述目标诊断脚本,对所述第一职能用户指示的待诊断数据进行诊断。
可选地,所述响应于所述调用操作,确定所述数据诊断任务中与所述第一职能用户具备上下游的任务协同关系的第二职能用户,包括:
响应于所述调用操作,解析得到所述数据诊断任务中的待诊断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职能用户对应的任务职能,确定与所述第一职能用户具备上下游任务协同关系的目标职能用户;
从所述目标职能用户中选取产出所述待诊断数据的职能用户作为所述第二职能用户。
可选地,所述从所述目标职能用户中选取产出所述待诊断数据的职能用户作为所述第二职能用户,包括:
确定所述待诊断数据的来源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付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平安付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98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