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声发射信号的三段式锁固型滑坡前兆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49873.4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2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陈辉;杨述梅;李蕊;胡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11 | 分类号: | G01N29/11;G01N29/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声发 信号 三段式 锁固型 滑坡 前兆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声发射信号的三段式锁固型滑坡前兆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输入待分析的声发射信号,分别用xl(t)表示,其中l=1,2,…,m,xl(t)为第l个待分析的声发射信号,m为待分析的声发射信号的总个数,取l=1;
S2、对声发射信号xl(t)波形进行包络线拟合,并对其拟合波形进行寻峰,即实现对峰值与峰位的捕捉,其中峰值的幅值为/峰位所在的时间为ti,计算最大峰值为统计/的峰值个数n,其中k为经验参数,k∈(0,1),i为拟合波形峰的序号,i=1,2,…,I,I为拟合波形峰的总个数;
S3、若1n≤N,则执行S4,若n==1,则为突发型信号,然后执行步骤S6,否则为连续型信号,然后执行步骤S6,其中N为经验参数;
S4、判断满足的峰之间是否相邻,若是,则执行S5,否则为连续型信号,然后执行步骤S6;
S5、计算满足的相邻峰之间的距离Lj,j=1,…,n-1,其中L1代表满足/条件中的第一个峰与第二个峰之间的距离;L2代表满足条件中的第二个峰与第三个峰之间的距离,依次类推,若则为突发型信号,否则为连续型信号,其中L是通过对波形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经验值;
S6、计算l=l+1,若lm,即所有待分析声发射信号都已分析,执行S7,否则返回S2;
S7、根据上述获得的声发射信号分类结果,分别提取两类信号的特征参数,特征参数具体为声发射事件率、累计事件数、波形最大幅值和主频:
其中,声发射事件率是指每秒释放的声发射信号个数,反映其活跃度和裂纹扩展情况;累计事件数是指当前时刻累计的声发射信号个数,反映其增长趋势;
波形最大幅值为:
xl(t)max=max[xl(t)] (1)
其中t表示时间,xl(t)为第l个待分析的声发射信号;
主频的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t表示时间,f表示频率,|Xl(f)|为信号xl(t)的振幅谱,求振幅谱的最大值|Xl(fi)|max,其对应的频率fi,即为主频;
S8、分析上述步骤提取的特征参数,识别三段式锁固型滑坡前兆信息:
①突发型信号预示着微裂纹的产生,因此可将突发型信号的产生作为破裂前兆信息;
②声发射信号中,高频对应微裂纹的萌生,低频对应大裂隙的形成,因此高频声发射信号的产生同样也能作为破裂前兆信息;
③声发射事件率的突然增加预示着岩体裂纹进行不稳定扩展,可作为破裂前兆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发射信号的三段式锁固型滑坡前兆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对信号xl(t)波形进行包络线拟合的方法为:对信号xl(t)波形进行寻峰,并利用三次样条插值法,使峰与峰之间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发射信号的三段式锁固型滑坡前兆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计算拟合波形的最大峰值为统计/的峰值个数n,其中k为通过对声发射数据波形特征进行分析得到的经验参数,k∈(0,1);根据三段式锁固型模型试验声发射信号特征发现,取k=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发射信号的三段式锁固型滑坡前兆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判断若1n≤N,则执行S4,若n=1,则为突发型信号,然后执行步骤S6,否则为连续型信号,然后执行步骤S6,其中N为经验参数;通过对三段式锁固型模型试验声发射信号特征分析发现,突发型信号波形在最大峰值附近,可能会出现一些峰值大于等于的峰,且出现的位置大多为最大峰左右两边各一个,因此选取N=3;考虑到以上情况,若1n≤N,该波形可能为突发型信号,需进一步判断;当只有一个峰的峰值大于等于/即n=1时,当前波形必定为突发型;当有N以上的峰的峰值大于等于即nN时,当前波形为连续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987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