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证卡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9619.4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1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罗伟;张丛见;任月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奥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08;B32B27/06;C08L67/02;C08J5/18;B29C48/00;B29C48/08;B29C48/21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边人洲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证卡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证卡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证卡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PETG层、第一PCTG层、PET层、第二PCTG层和第二PETG层。本发明的复合证卡膜具有优良的耐疲劳强度,强度好刚性好,具有优良的印刷性能和耐老化、耐溶剂性,成本低、更环保,可适用于各类证卡基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证卡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证卡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作为维系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各种证卡已经深度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种类也越来越多,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递增。在巨大的市场应用需求背景下,证卡的制作方向也向环保型、高效型、低成本、智能化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方向指引下,制卡基材的发展也方兴未艾,也向环保型、多功能、低成本方向发展。在现代证卡制作技术中,塑料证卡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其制卡方法主要有过塑制卡、免层压制卡和层压制卡等。其中,层压制卡方式利用高温高压下与卡芯热压合,制作的证卡具有复合强度高、层间复合牢,制成的成品卡美观、安全、耐用等特点。
传统的全塑层压卡是采用PVC材料作为芯层和面层。此种材质的证卡具有不耐溶剂、不耐高温、不耐刮擦以及耐候性不理想等缺点,而且PVC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并在生产、长期保存和销毁过程种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因此正逐步被环保、安全的新型证卡取代。由于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具有耐溶剂、耐高温、耐刮擦以及耐候性好等PVC材料所不具有的特点,被作为替代PVC用于制卡的理想材料。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作为一种高性能、环保型材料,有着许多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优点,如环保、拉伸强度大、表面硬度高、耐候性和耐高温性强等优点。但PET材料本身的表面结合能较低,不能直接用于证卡制造。因此,如何改变PET材料的表面结合性能,是将PET材料成功应用于证卡制造的关键。
但PET材料本身对油墨和卡芯材料的粘结能力不强,因此还必须对其进行表面处理。在国内外证卡市场上,一些知名的跨国公司先后介入相关领域的研究,其中杜邦公司等采用共挤出方法制备的环保型PET证卡膜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其采用PETG和PET两种材料拉伸共挤方法制造的,但其使用的生产制造设备投资大、工艺也较为复杂。
CN109733030A公开了一种高安全证卡及其制作方法。高安全证卡包括卡体结构和分别与卡体结构上下表面相结合的保护膜,其中:卡体结构包括层压成型的多层卡体材料,卡体结构包括一层或多层激光刻蚀材料;保护膜与卡体结构通过层压工艺结合;在卡体结构的多层卡体材料和保护膜上分别设置有证卡视读个人信息。上述高安全证卡,通过对卡体结构和保护膜进行改进,从PET证卡视读个人信息在证卡多层结构中的加载和保护出发,实现了内嵌式彩色激光打印和激光刻蚀、彩色喷墨等多种个人化技术方式;元件封装层表面增加了隐藏编码信息,并将隐藏编码信息与证卡视读个人信息或其它信息建立关联,使得证卡相关个人信息贯穿于整个证卡结构层中。但是该证卡的综合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证卡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证卡膜具有优良的耐疲劳强度,强度好刚性好,具有优良的印刷性能和耐老化、耐溶剂性,成本低、更环保,可适用于各类证卡基材。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证卡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PETG层、第一PCTG层、PET层、第二PCTG层和第二PETG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奥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奥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96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因检测设备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煤矿供配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