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模块及插件引脚安全距离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49111.4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4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邱勇智;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G01B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成杰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模块 插件 引脚 安全 距离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模块,同时涉及一种插件引脚安全距离检测方法,属于封闭式可插拔模块电路的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模块外壳和PCB,PCB固定设置在电源模块外壳的内部,PCB上设置有插接器件,以PCB水平放置、插接器件的引脚朝下设置作为参考状态,电源模块外壳的底板内壁设置有绝缘膜,绝缘膜与插接器件的引脚之间具有设定的安全距离,绝缘膜与插接器件的引脚之间设置有检测卡片,检测卡片的其中一个大面朝向插接器件的引脚、另一个大面朝向绝缘膜,电源模块外壳的侧壁设置有供检测卡片拔出的开槽。本发明适用于封闭式可插拔模块电路,可有效发现模块电路存在的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模块,同时涉及一种插件引脚安全距离检测方法,属于封闭式可插拔模块电路的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较多的通信设备采用了封闭式可插拔模块电路,比如AC-DC/DC-DC模块化电源,这种电源模块内部电路大多存在高压,且由于功率原因大量采用插件,为了防止插件引脚和封闭外壳之间安全距离不够,引起打火等安全问题,通常会在电源模块的底部粘贴绝缘膜。但是,由于当前电源模块都越来越小型化,底部插件引脚和机壳的距离越来越近,如果生产工艺一致性较差,会存在安全距离不够的风险,再经过长距离运输,振动可能导致引脚刺破绝缘膜,且不能被发现,一旦上电使用,会导致电源损坏,更有甚者可能出现人身安全问题。
由于电源模块的封闭性,目前流行的检测方式还是对批量电源模块进行抽样开盖检查方式,直接检测引脚长度是否超长。这样带来的问题是,抽检虽然具有代表性,但是无法实现全覆盖,还是存在短路带来的相关风险。而且在出厂时,也很难形成统一的引脚长度品控,引脚太短容易导致虚焊,引脚太长又容易导致短路。焊接后减引脚又会增加额外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源模块,适用于封闭式可插拔模块电路,可有效发现模块电路存在的安全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模块外壳和PCB,PCB固定设置在电源模块外壳的内部,PCB上设置有插接器件,以PCB水平放置、插接器件的引脚朝下设置作为参考状态,电源模块外壳的底板内壁设置有绝缘膜,绝缘膜与插接器件的引脚之间具有设定的安全距离,绝缘膜与插接器件的引脚之间设置有检测卡片,检测卡片的其中一个大面朝向插接器件的引脚、另一个大面朝向绝缘膜,电源模块外壳的侧壁设置有供检测卡片拔出的开槽。
进一步的是:检测卡片为牛卡纸。
进一步的是:检测卡片位于开槽处的一端伸出电源模块外壳的外表面。
进一步的是:检测卡片位于电源模块外壳外的部位设置有开孔作为操作把手。
进一步的是:电源模块外壳的底板上设置有连接螺柱,连接螺柱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孔,通过螺钉与螺纹孔的配合将PCB固定在连接螺柱的上端。
进一步的是:连接螺柱至少包括位于开槽两侧的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检测卡片宽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一一相对应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配设有不影响检测卡片拔出的易撕裂结构和易变形结构。
进一步的是:连接螺柱至少包括位于开槽两侧的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检测卡片宽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一一相对应的耳朵板,耳朵板上设置有供连接螺柱穿过的配合孔;耳朵板配设有不影响检测卡片拔出的易撕裂结构和易变形结构。
进一步的是:供检测卡片拔出的开槽设置于电源模块外壳的电源输出口所在位置。
在上述的电源模块基础上,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一种插件引脚安全距离检测方法,在进行检测时,拔出检测卡片,识别插接器件的引脚在检测卡片留下的划痕类别,作出相应的判定。
进一步的是:判定方法为,若出现刺穿检测卡片的划痕,则判定该电源模块存在短路风险较大,需要进行风险消除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91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衣控制方法及衣物处理设备
- 下一篇:接地自检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