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减铝座生产用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47982.2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8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程永奎;李雪松;张国元;李金云;程永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响水安维丝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B23Q7/00;B23Q11/00;B23B41/00;B24B21/02;B24B21/18;B24B41/06 |
代理公司: | 盐城高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29 | 代理人: | 张云 |
地址: | 224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减铝座 生产 夹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减铝座生产用夹紧装置,涉及后减铝座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铝座本体、夹紧组件和封闭组件,所述铝座本体的两侧设置有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上夹板、下夹板、上滑槽、下滑槽、上滑车、下滑车、上孔位、储屑管、下孔位、连接杆和电动杆,所述上夹板的下方设置有下夹板,所述上滑车的内部开设有上孔位,所述封闭组件设置于圆柱孔内部。该后减铝座生产用夹紧装置,通过对铝座本体进行夹紧的同时可预先确定待开孔的孔位位置,无需开孔设备自行调整开孔位置,提高开孔准确度,且降低开孔设备的所需精度,并在开孔后可以对孔位内壁进行研磨以消除毛刺,且可以精确控制研磨厚度,有利于使得孔位直径合乎预设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后减铝座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后减铝座生产用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后减铝座就是汽车的后减震铝座,顾名思义其主要就是用于配合减震器使车辆行驶过程中起到减震作用,后减铝座的形状从正视图上大体呈下凸形状,从俯视图上大体中间宽两端稍窄的类似椭圆形状,为了方便安装需要在后减铝座表面开设孔位,故而需要在生产时使用钻孔设备进行开孔作业。
现有的后减铝座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开孔时,需使用夹紧装置对后减铝座进行夹紧,但夹紧装置无法辅助开孔设备确定开孔位置,且需要开孔设备自行调整位置进行钻孔,但容易出现偏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减铝座生产用夹紧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后减铝座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开孔时,需使用夹紧装置对后减铝座进行夹紧,但夹紧装置无法辅助开孔设备确定开孔位置,且需要开孔设备自行调整位置进行钻孔,但容易出现偏差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后减铝座生产用夹紧装置,包括铝座本体、夹紧组件和封闭组件,所述铝座本体的两侧设置有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上夹板、下夹板、上滑槽、下滑槽、上滑车、下滑车、上孔位、储屑管、下孔位、连接杆和电动杆,所述上夹板的下方设置有下夹板,且上夹板的内部开设有上滑槽,所述上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上滑车,所述下夹板的内部开设有下滑槽,且下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下滑车,所述上滑车的内部开设有上孔位,且上滑车的上表面连接有储屑管,所述下滑车的内部开设有下孔位,所述下滑车与上滑车的左侧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左端连接有电动杆,所述上孔位的外侧平行设置有圆柱孔,所述封闭组件设置于圆柱孔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滑车与下滑车平行分布,且上滑车表面的上孔位的竖直中轴线与下滑车表面的下孔位的竖直中轴线相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上孔位的竖直中轴线与储屑管的竖直中轴线相重合,且储屑管、上滑车通过连接杆、电动杆与下滑车构成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板的端部内口结构尺寸与铝座本体端部的外口结构尺寸相吻合,且铝座本体的上表面与上夹板的下表面相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封闭组件包括微型弹簧杆和橡胶圆柱,所述微型弹簧杆的底部连接有橡胶圆柱。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圆柱呈柔性结构,且橡胶圆柱之间的外表面相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圆柱通过微型弹簧杆、圆柱孔与上滑车弹性连接,且橡胶圆柱之间以上孔位的竖直中轴线为圆心呈环形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下滑车的底部设置有后处理组件,所述后处理组件包括伸缩杆、电动马达、转轴、微型推杆、弧板、弹性磨料带、伸缩弹簧、轴承和契合环,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连接有电动马达,且电动马达的顶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内部设置有微型推杆,且微型推杆的外端连接有弧板,所述弧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弹性磨料带,所述转轴的外壁底部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转轴的顶部表面连接有轴承,且轴承的内部设置有契合环。
进一步的,所述契合环通过轴承与转轴转动连接,且转轴、电动马达通过伸缩弹簧与下滑车弹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板的外端连接有支臂,且支臂的顶部侧面连接有动滑轮,所述动滑轮的外部设置有滑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响水安维丝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响水安维丝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79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