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备水性聚氨酯的组合物、水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超纤革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547452.8 申请日: 2021-12-16
公开(公告)号: CN114085351A 公开(公告)日: 2022-02-25
发明(设计)人: 曹淼;薛斌;唐柏林;杨芳;许志;易杰;代正伟;王红梅;李书卿;吴雯;李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 嘉兴学院
主分类号: C08G18/66 分类号: C08G18/66;C08G18/32;C08G18/34;C08G18/48;C08G18/61;D06N3/00;D06N3/14
代理公司: 上海润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13 代理人: 张苗;戴香芸
地址: 314001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制备 水性 聚氨酯 组合 及其 方法 应用 超纤革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类麂皮超纤革领域,公开了用于制备水性聚氨酯的组合物、水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超纤革的方法,该组合物中含有:绒毛粉、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大分子二元醇、小分子二元醇、侧链为聚二甲基硅氧烷二元醇、二异氰酸酯、侧链为羧基的二元醇、乙二胺基乙磺酸钠、中和剂和水。使用该组合物制得的类麂皮超纤革用水性聚氨酯的储存稳定性≥6个月,吸水率≤1%,耐碱性≤2%,耐水性≤2%,耐黄变等级为5级。由本发明的类麂皮超纤革用水性聚氨酯制得的类麂皮超纤革在保证了耐磨性、耐黄变的同时,绒感更好,撕裂强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类麂皮超纤革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制备聚氨酯的组合物、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超纤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汽车配套的内饰材料也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汽车内饰超纤皮革材料及类麂皮超纤革。目前,类麂皮材料主要由日本、意大利、韩国等公司生产,如意大利的“Alcantara”和韩国“KOLON”等。在汽车内饰领域,世界上中高端品牌汽车内饰面料绝大部分采用意大利Alcantara公司生产的类麂皮超纤革。

类麂皮超纤革是超细纤维短纤通过针刺制成三维网络结构无纺布,再经聚氨酯树脂含浸、固化、开纤、磨革、后整理等工艺制备而成。类麂皮超纤革的含浸工艺是将聚氨酯均匀地分布于非织造布的间隙中,即聚氨酯性能直接影响超纤革的使用性能。然而目前类麂皮超纤革含浸工艺所用树脂几乎全部为溶剂型聚氨酯,易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因此在类麂皮超纤革中溶剂型聚氨酯的应用将被限制。

水性聚氨酯是以水为分散介质,具有无溶剂排放、环保等优点,因此基于水性聚氨酯制备类麂皮超纤革是超纤革行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关于类麂皮超纤革用水性聚氨酯的专利较少,主要是针对超纤革用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例如CN113338051A公开了一种高R值无溶剂水性聚氨酯超纤合成革的制备方法;CN111909351A公开了一种超纤含浸用水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及应用;CN111040118A公开了一种超纤革用水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目前关于类麂皮超纤革用水性聚氨酯的技术鲜有,而且,现有的水性聚氨酯在类麂皮超纤革的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1、类麂皮超纤革用水性聚氨酯耐碱性较差。

2、类麂皮超纤革用水性聚氨酯普遍采用丙酮法制备。然而,丙酮法仅适用于可溶于丙酮的线性聚氨酯的制备。而且,该方法在合成过程中使用大量丙酮溶剂,增加了蒸馏步骤,增加了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产率,增加了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水性聚氨酯存在的耐水性、耐碱性差且合成过程中必须使用丙酮而导致的不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等问题。

现有的超纤革用水性聚氨酯的结构中普遍不含有硅链或者氟链,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这直接导致了现有的超纤革用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耐碱性差。进一步地,发明人还发现,即便是超纤革用水性聚氨酯中含有硅链或者氟链,其耐水性的提高幅度也很低,进而导致在开纤工艺过程中,超纤革的机械强度急剧下降。有鉴于此,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后发现,通过控制R值为1.8-2.1的范围、应用确定种类和用量的绒毛粉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二异氰酸酯、侧链为聚二甲基硅氧烷二元醇、侧链为羧基的二元醇,以及大分子二元醇和小分子二元醇等组分的相互配合能够显著地提高由此获得的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耐碱性,进而改善由此获得的超纤革的机械强度。据此,发明人完成了本发明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类麂皮超纤革用水性聚氨酯的组合物,该组合物中含有各自独立保存或者两者以上混合保存的以下组分:绒毛粉、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大分子二元醇、小分子二元醇、侧链为聚二甲基硅氧烷二元醇、二异氰酸酯、侧链为羧基的二元醇、乙二胺基乙磺酸钠、中和剂和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74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