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船舶开发设计系统及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6435.2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7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曹睿阳;鲍俊杰;潘倩;徐岸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2 | 分类号: | G06F30/12;G06F30/15;G06F30/27;B63B7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船舶 开发 设计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船舶开发设计系统,该系统包括有数据获取与存储模块、大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模块和数据交互与可视化模块,所述数据获取与存储模块和大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模块之间通信连接,大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模块和数据交互与可视化模块之间通信连接,数据获取与存储模块用于对船舶开发设计所需数据资料进行集中管理,生成初步投标文件与整船数字化模型;数据交互与可视化模块用于将设计选型服务器完成的设计进行数据交互与三维数据可视化,生成最终投标文件;还涉及到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船舶开发设计方法。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提高了设计准确性与可靠性,缩短了开发设计周期,能够快速生成设计方案并能快速调整设计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上运输设备设计建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船舶开发设计系统及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大数据(Big Data),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借助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容量大、种类多、速度快、价值密度低,因此充分整合并利用这些数据,能够给企业在生产经营、结构优化等方面发挥巨大价值。
目前传统企业正处于互联网时代巨大的压力下,与时俱进的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价值是有必要的。船舶开发设计是指船厂根据船东提供的招标文件中对于船型,设备,功能等各方面的要求进行初步设计。目前船厂的开发设计流程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开发设计前期,船厂需要就相关的船级社规范、岸站要求、港口要求、岸站信息进行检索调研。此过程时间耗用量大,所获信息不及时、不准确。
2、工程师对自己经手的多个项目所存在的问题,船东意见,船级社要求、配套设备厂家意见等信息与各方反复沟通交流。此过程时间耗用量大,错误率高,设计效率与准确性低。
3、每一型船舶建造完成后,详细的完工图纸具有很高的价值,此类图纸数据管理缺乏统一性,船厂对这一类图纸疏于管理,资源利用率低。
4、供应商受到法定节假日、地区时差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到即时信息反馈,造成开发设计阶段的等工现象。此过程时间耗用量大,设计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船舶开发设计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船舶开发设计方案。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目的是提高设计准确性与可靠性,缩短了开发设计周期,快速生成设计方案并能够快速调整设计方案。
为解决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首先通过潜在需求分析获得开发设计所需基本要求;所述基本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船型要求、船级社要求、航线要求、码头要求、船用设备要求等。根据基本要求,船厂、设备供应商、设计单位、船级社联合进行船舶开发设计。开发设计得到的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经过Spark分布式计算系统完成数据处理、经过Sqoop开源系统完成数据迁移最终储存于基于Hbase分布式储存系统的数据子库,并通过工业互联网在各子库之间实现信息交互,搭建船舶开发设计数据获取与存储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64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