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义齿外冠固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5653.4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5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定远陶齿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13/12 | 分类号: | A61C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知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84 | 代理人: | 孙长江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义齿 固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义齿外冠固位方法,包括铸造金属外冠,所述铸造金属外冠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可铸造固位珠,所述可铸造固位珠与所述铸造金属外冠之间通过粘黏剂层相配合连接,所述可铸造固位珠靠近所述铸造金属外冠的位置形成倒凹面。有益效果:铸造后,固位珠与金属外冠溶为一体,再将固位珠切掉约三分之一,形成上大下小倒凹状,产生机械结合力,可以保证金属原有的厚度的基础上,增加固位面积,使聚合瓷得到更好的结合,不易脱落,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品质返工率,节约返工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义齿外冠固位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义齿外冠固位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表面与聚合瓷属于机械结合固位原理。表面越粗糙,聚合面积愈大,固位力则越大。所以外冠金属表面必须制造粗糙,才能使聚合瓷堆积过程中,将聚合瓷进行挤压,加大填充固位面积,达到机械结合效果。目前外冠的金属表面进行聚合瓷烧结时,对外冠表面进行金属切割,将金属表面切割粗糙,产生固位沟,但是金属厚度有限,切割固位沟条件受到限制,金属外冠的厚度通常为0.3mm,固位沟的深度通常只有0.1mm左右,深度太浅,如果切太深,容易破冠,导致聚合面积小,机械结合力太差,聚合瓷堆积过后,短时间后经常出现聚合瓷脱落现象,导致经常返工重做,浪费公司人力、物力。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义齿外冠固位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义齿外冠固位方法,包括铸造金属外冠,所述铸造金属外冠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可铸造固位珠,所述可铸造固位珠与所述铸造金属外冠之间通过粘黏剂层相配合连接,所述可铸造固位珠靠近所述铸造金属外冠的位置形成倒凹面。
进一步的,所述义齿外冠固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口腔冲洗器和超纯水对基牙、牙龈和铸造金属外冠进行冲洗,保持基牙和牙龈表面的洁净;
对铸造金属外冠进行设计成型,并在铸造金属外冠的表面均匀涂覆粘黏剂层;
将可铸造固位珠均匀粘附在在铸造金属外冠表面的粘黏剂上,并且在粘附时保证可铸造固位珠的精确位置;
对可铸造固位珠进行包埋和铸造,铸造成为金属后,可铸造固位珠与铸造金属外冠熔为一体;
将可铸造固位珠切掉约三分之一,形成上大下小倒凹状,产生机械结合力,可以保证金属原有的厚度的基础上,增加固位面积,使聚合瓷得到更好的结合,不易脱落;
对铸造金属外冠再次清洗,干燥后在其内侧涂覆粘合剂层,并快速将铸造金属外冠的内侧套设至基牙上,使粘合剂层与基牙抵触;
安装完成后通过口腔冲洗器和超纯水对基牙和铸造金属外冠清洗干净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可铸造固位珠的直径为0.4mm,所述可铸造固位珠为圆形结构,所述可铸造固位珠之间距离为0.2mm。
进一步的,所述铸造金属外冠的厚度为0.3mm以上,所述铸造金属外冠外侧的两端预留2mm宽度。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粘黏剂层的厚度控制在0.05mm内,步骤六中,粘合剂层的厚度控制在0.05mm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铸造后,固位珠与金属外冠溶为一体,再将固位珠切掉约三分之一,形成上大下小倒凹状,产生机械结合力,可以保证金属原有的厚度的基础上,增加固位面积,使聚合瓷得到更好的结合,不易脱落,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品质返工率,节约返工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定远陶齿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定远陶齿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56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