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质岩层中大直径基桩多孔预钻的非爆开挖成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5339.6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3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峰;李明;金健;吴枝箭;李国华;张鸿文;周梅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0 | 分类号: | E21B7/00;E21B7/28;E02D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质 岩层 直径 多孔 开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硬质岩层中大直径基桩多孔预钻的非爆开挖成孔方法,选用小型的施工设备,在大直径基桩平面范围内预钻出多个预钻小孔,形成临空面,逐个小孔预钻至桩底标高后,将各小孔回填至原地面标高;对回填后的大直径基桩进行人工全断面开挖,人工开挖至桩底标高,基桩成孔。本发明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非爆开挖成孔施工,针对复杂地形条件下硬质岩层中大直径基桩,采用小型钻孔设备预钻多个预钻小孔,再将各小孔回填至原地面标高后进行人工全断面开挖成孔,克服了大型施工设备无法进场的客观地形限制,而且由于采用小型设备预钻出多个预钻小孔,形成临空面,有效降低后续人工开挖的难度及工作量,较传统人工开挖施工技术明显提高工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础工程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硬质岩层中且要求非爆开挖的大直径基桩成孔施工的一种硬质岩层中大直径基桩多孔预钻的非爆开挖成孔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发展,在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不断出现大型工程建设,其桩基础往往需要伸入硬质岩层中,以获得可靠的承载力。由于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临时施工便道修建困难,大型施工设备难以进场,仅能勉强供小型设备进出,加之岩层坚硬,对于大直径基桩成孔施工,如桩径一般大于2.5m,甚至在3m以上,往往无法直接采用大型钻机一次性全断面机械开挖成孔,只能采用人工慢慢凿挖,或者采用爆破辅助开挖的方式,以降低人工开挖的难度及工作量。但由于部分工程施工区域内可能会存在油库、易燃易爆物、邻近敏感建筑及其他不适宜爆破开挖的客观条件,需要放弃爆破开挖的方式,采用更加适宜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阐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硬质岩层中大直径基桩多孔预钻的非爆开挖成孔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硬质岩层中大直径基桩多孔预钻的非爆开挖成孔方法,包括步骤为:
步骤A、选用小型的施工设备,在大直径基桩平面范围内采用机械法预钻出多个预钻小孔,形成临空面,逐个预钻小孔预钻至桩底标高后,将各预钻小孔回填至原地面标高;
步骤B、对回填后的大直径基桩进行人工全断面开挖,人工开挖至桩底标高,基桩成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预钻小孔的直径不小于50cm,预钻小孔的数量不少于3个。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预钻小孔平面面积总和占大直径桩孔总面积的不小于5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预钻小孔之间预留的岩体壁厚一般不小于10cm。
本发明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非爆开挖成孔施工,在不允许爆破辅助开挖的前提下,针对复杂地形条件下硬质岩层中大直径基桩,采用小型钻孔设备预钻多个预钻小孔,再将各小孔回填至原地面标高后进行人工全断面开挖成孔,克服了大型施工设备无法进场的客观地形限制,而且由于采用小型设备预钻出多个预钻小孔,形成临空面,有效降低了后续人工开挖的难度及工作量,较传统人工开挖施工技术明显提高工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专利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专利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的在大直径基桩平面范围内三个预钻小孔布置方式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预钻多个小孔施工过程的立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多个预钻小孔施工完成状态的立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预钻小孔回填完成状态的立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人工全断面开挖施工过程的立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53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CD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时间戳同步方法及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