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CD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45328.8 | 申请日: | 2021-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6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双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7;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娜;刘芳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cd 显示 组件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LCD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解决LCD显示组件无法实现屏下摄像头的问题,该LCD显示组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背光组件和摄像头组件,背光组件设置在摄像头组件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背光组件包括第一背光模组和第二背光模组,第一背光模组具有贯穿第一背光模组的通光孔,通光孔和摄像头组件相对设置;第二背光模组相对第一背光模组可移动设置,以在覆盖通光孔的挡设位置和未阻挡通光孔的避让位置之间切换,第二背光模组位于挡设位置时,第一背光模组和第二背光模组共同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背光光源。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LCD显示组件。本申请能够实现屏下摄像头,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CD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全面屏显示已经成为手机等终端设备的发展趋势。为了实现全面屏显示,通常是将摄像头等感光元件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下方,形成屏下摄像头。然而,由于LCD液晶显示面板自身不发光,因此,LCD液晶显示面板需要背光层才能显示,而背光层本身对光线可进行处理,导致摄像头不可以透过背光层正常成像,从而导致LCD液晶显示装置无法实现屏下摄像头。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LCD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能够实现屏下摄像头,从而提高了LCD显示装置的屏占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LCD显示组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背光组件和摄像头组件,所述背光组件设置在所述摄像头组件和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所述背光组件包括第一背光模组和第二背光模组,所述第一背光模组具有贯穿所述第一背光模组的通光孔,所述通光孔和所述摄像头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背光模组相对所述第一背光模组可移动设置,以在覆盖所述通光孔的挡设位置和未阻挡所述通光孔的避让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二背光模组位于所述挡设位置时,所述第一背光模组和所述第二背光模组共同围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背光光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LCD显示组件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背光模组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背光模组在所述挡设位置和所述避让位置之间切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至少一个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背光模组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伸缩件收缩或延伸,以带动所述第二背光模组在所述挡设位置和所述避让位置之间切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件为磁力线圈;和/或,所述伸缩件为伸缩弹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板和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和所述背光板之间,所述通光孔贯穿背光板和所述偏光片;所述第二背光模组包括补位背光板和补位偏光片,所述补位偏光片设置在所述补位背光板背离所述摄像头组件的一侧,所述补位背光板和所述补位偏光片在覆盖所述通光孔的挡设位置和未挡设所述通光孔的避让位置之间切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背光模组还包括至少一个LED光源,所述LED光源设置在所述补位背光板面向所述摄像头组件的一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红外摄像头,所述红外摄像头与所述通光孔相对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背光板上还设有红外光源,所述红外光源用于对所述红外摄像头进行补光。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LCD显示组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摄像头组件和所述第二背光模组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LCD显示组件。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CD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53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