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作为除草剂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45024.1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0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勇;孙小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37/38 | 分类号: | A01N37/38;A01P1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鼎丞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7 | 代理人: | 吴春艳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式 羟基 肉桂 酸乙酯 作为 除草剂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作为除草剂的应用,首次从玉米秸秆中分离出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并发现其具有优异的除草活性,对双子叶植物的抑制作用也相对高于单子叶植物,可用于杂草的防除;由于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为植物中的天然产物,具有在环境中易降解、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因此,该化合物除草活性的发现非常符合农药发展的方向。本发明提供的提取方法,能从玉米秸秆中有效分离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化废为宝,充分开发玉米秸秆的利用价值,还具有环境友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草活性物质的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作为除草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杂草的生长范围很广,其生长会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产生很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加大对田间杂草的防除。由于长期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及农耕文化,逐渐形成了不同作物各具特色的杂草群落,即使是相同作物因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条件的差异使得杂草群落的组成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杂草对作物的危害基本相同,可导致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甚至造成颗粒无收,并大大增加劳动成本。因此,如何更为有效地防除农田杂草已成为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杂草防除是指对农田、林地生态系统的杂草进行人工控制的行为。其手段多样,包括农业防治、植物检疫、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其中,化学防治方法因其快速、高效、杂草防除效果显著,是农田杂草防除中最佳的方法,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促进了农业经济的高效、快速、健康发展,深受农民朋友的信赖。但化学除草剂的不合理使用也带来了农药残留、环境污染、有害生物抗药性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另外,由于栽培耕作制度变化、过度依赖除草剂、除草剂混用不当以及大量种植转基因作物等因素,导致杂草群落发生改变,严重地阻碍了化学除草剂的发展。
因此,如何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且环境友好的新型除草剂迫在眉睫。其中,植物作为地球上庞大的自然资源,基于植物化感作用,植物体内含有丰富的次生代谢物质,具有开发为除草剂的潜力。而目前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主要应用于医药、有机合成中间体,此前并未发现其除草活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化学除草剂存在农药残留、环境污染、有害生物抗药性等问题,本发明首次从玉米秸秆中发现具有优异的除草活性的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该成分可作为除草剂使用,具有在环境中易降解、对环境友好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作为除草剂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除草剂,其包括作为活性成分的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
优选地,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的使用浓度为0.025-0.4g·L-1。
具体地,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可作为活性成分直接加工成制剂后用于杂草的防除,或者以其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通过结构改造或修饰以形成除草活性更高的化合物后,再对其进行除草剂的应用。
鉴于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对小麦、玉米等作物也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选择性弱,实际应用中可将其首先用于非耕地(如休闲用地、田边、路边等)及对其不敏感的作物田。应用上述环境时,对具体施用方法没有具体要求,可采用常规的茎叶喷洒法。
而当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应用于小麦田和玉米田时,可通过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法来进行施用,这样不仅避免对作物的药害,也能达到除草效果。其中,土壤处理法为:在作物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将除草剂施于土壤,消除杂草幼苗。
上述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可从玉米秸秆中提取,从玉米秸秆中提取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的方法为:
A.提取:称取玉米秸秆粉末,置于密封罐中,加入60%乙醇直至浸过粉末,置于25℃的恒温箱内浸提7天后收集提取液,期间每7-9小时搅拌一次,按照此方法先后提取2-4次,并合并所有提取液,对提取液进行真空抽滤后,进行旋转蒸发,得到第一浸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50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