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倍频转换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44549.3 | 申请日: | 2021-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5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肖希;王磊;张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35 | 分类号: | G02F1/35;G02F1/355;G02F1/3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徐雯;张颖玲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倍频 转换 装置 | ||
1.一种光倍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多微环耦合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具有不同弯曲半径且同轴的环形波导,位于所述衬底上;所述多微环耦合结构用于对预设波长范围内的光信号进行倍频转换;
直波导,位于所述衬底上,所述直波导位于所述多微环耦合结构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倍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波导,包括:
内环波导和外环波导;
所述内环波导的弯曲半径小于所述外环波导的弯曲半径;所述内环波导和所述外环波导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倍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波导为非线性晶体材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倍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波导与所述外环波导的径向截面为矩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倍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波导与所述外环波导的径向截面的高度相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倍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波导的径向截面的宽度大于所述外环波导的径向截面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倍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波导针对二次谐波的第一有效折射率与所述外环波导针对二次谐波的第二有效折射率的差值大于预设值。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倍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微环耦合结构传输基频光信号的耦合模式,包括对称模和反对称模;
所述多微环耦合结构传输倍频光信号的波导模式,包括基模和高阶模;
所述对称模和所述反对称模中至少一个模式的有效折射率,等于所述基模和所述高阶模中至少一个模式的有效折射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倍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微环耦合结构的对称模和/或所述反对称模的有效折射率由以下至少之一确定:
所述内环波导与所述外环波导间的距离;
所述内环波导径向截面的宽度;以及
所述外环波导径向截面的宽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倍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倍频转换装置还包括:
波导包层,覆盖于所述衬底、所述多微环耦合结构和所述直波导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45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甲维盐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轴承内圈沟道超精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