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化学除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44529.6 | 申请日: | 2021-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0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于洪涛;康文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46 | 分类号: | C02F1/46;C02F1/461;C02F5/00;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辽宁鸿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苗青 |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化学 除垢 装置 | ||
1.一种电化学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化学除垢装置包括阴极反应区(6)、阳极反应区(2)和集垢区,阴极反应区(6)和阳极反应区(2)之间通过挡板(18)隔开;阴极槽盖(9)和阳极槽盖(11)分别与挡板(18)连接,然后与装置外壳(10)和固定螺丝(8)构成电化学除垢装置的框架结构;
所述阴极反应区(6)为结垢、脱垢功能区,由多通道纳米尖端阴极(19)和阴极槽盖(9)组成,阴极槽盖(9)下方设有进水口(16);多通道纳米尖端阴极(19)束缚在胶垫(4)之间,且多通道纳米尖端阴极(19)与外接的阴极接线柱(15)相连接;
所述阳极反应区(2)由丝网阳极(17)、阳极槽盖(11)和集垢槽外壁(20)组成,丝网阳极(17)束缚在胶垫(4)之间置于阳极反应区(2)内,且与外接的阳极接线柱(12)相连接,阳极槽盖(11)上方设有出水口(13);
所述集垢区由溢流筒(5)、集垢槽(3)、排垢板(7)和刮板(1)组成;集垢区置于密封盖(14)上,溢流筒(5)为半圆柱体结构,且多通道纳米尖端阴极(19)靠近阴极槽盖(9)的一部分电极延伸至溢流筒(5)并与之相切,溢流筒(5)最上端位置与出水口(13)孔径最低位置处于同一水平高度;集垢槽(3)由倾斜板和集垢槽外壁(20)组成,倾斜板一侧端与溢流筒(5)相连接,另一侧端与集垢槽外壁(20)相连接;集垢槽(3)的出口端与排垢板(7)相连;刮板(1)紧贴于集垢槽外壁(20)和集垢槽(3)表面;
所述溢流筒(5)最上端位置与出水口(13)孔径最低位置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高于多通道纳米尖端阴极(19)和丝网阳极(17)最高位置0.2~5cm;
所述的密封盖(14)固定于丝网阳极(17)与非延伸部分的多通道纳米尖端阴极(19)之间形成的空腔上方;多通道纳米尖端阴极(19)靠近阴极槽盖(9)一侧和丝网阳极(17)靠近阳极槽盖(11)一侧的溶液与空气相通,使得装置内部的溶液呈“凹”型分布;
所述多通道纳米尖端阴极(19)和阴极槽盖(9)之间的距离为0.3~10.0 cm;
所述多通道纳米尖端阴极(19)是以内部具有连续通道结构的材料为基础,然后经过刻蚀、阳极氧化、模板法、喷涂或电泳方法在其表面制备出具有纳米尖端结构覆盖的电极;
所述具有连续通道结构的材料是金属丝网,金属丝网的孔径范围为0.001~2 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化学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网为铁、铜、铝、钛、锌、镍或不锈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45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甲维盐的合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