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纸幅移动用加热系统及其烘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3363.6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7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郑飞;李志林;刘亮华;洪胜;徐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达纸业(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F5/18 | 分类号: | D21F5/18;D21F5/00;D21F5/20;D21F7/00;B08B5/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维创盈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77 | 代理人: | 于岩 |
地址: | 324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加热 系统 及其 烘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幅移动用加热系统及其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源;加热器;上烘干装置;下烘干装置;管道,用于传输介质源排出的气体和/或液体,并经过加热器后分别送至上烘干装置和下烘干装置;其中,上烘干装置和下烘干装置之间形成烘干区,并至少在上烘干装置和下烘干装置的相对端设有加热端,当纸张经过烘干区时,加热端对纸张进行加热,并烘干纸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烘干效率高,能够对纸张的双面进行同时加热烘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烘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纸幅移动用加热系统及其烘干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造纸过程中,纸张的成型一般通过将纸浆喷淋到移动的织网上,经过烘干后定型,而目前的烘干装置(例如授权公告号:CN1856619B)只能从单侧对纸张进行烘干,存在烘干效果差的缺陷;
不仅如此,现有的烘干装置对能耗使用的利用率极低,显然违背如今节能环保的大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幅移动用加热系统及其烘干方法,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纸幅移动用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介质源;
加热器;
上烘干装置;
下烘干装置;
管道,用于传输介质源排出的气体和/或液体,并经过加热器后分别送至上烘干装置和下烘干装置;
其中,所述上烘干装置和下烘干装置之间形成烘干区,并至少在所述上烘干装置和下烘干装置的相对端设有加热端,当纸张经过烘干区时,加热端对纸张进行加热,并烘干纸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介质源(可以供水)和热源(可以供气)分别为上烘干装置和下烘干装置提供热能,其中,介质源排出的水可以通过加热器(可以是换热器)进行加热或换热,并将加热后的水送入集热体内,集热体位于纸张的下方,集热体内因接收热水而向外散热,并对纸张进行烘干,上烘干装置向纸张提供热气(可以是热蒸汽),并对纸张进行烘干,通过上、下两侧对纸张的烘干,能够提高对纸张的烘干效果。
优选为:所述下烘干装置包括:
下支架;
转轴,中空设置且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下支架上,并能够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旋转;
收集壳体,安装于所述转轴上,并用于收集杂质;
第一传输管,设于所述转轴内,且一端穿入收集壳体内,并在该端设有第一喷射装置;
其中,所述收集壳体的内壁形成空腔,并在所述收集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排料孔,所述第一传输管与转轴之间形成排料腔,所述排料腔与所述空腔连通;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器,能够安装在下支架上;
第一主动轮,通过第一驱动器控制旋转;
第一受动轮,安装于所述转轴上,并在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一受动轮之间传动设有第一传动皮带
优选为:所述第一喷射装置包括:
基座,具有贯穿所述基座两端的喷射腔,且与所述第一传输管连接;
导流板,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且与所述基座间隙设置,并形成输入端与所述喷射腔连通的分流腔,所述分流腔的输出端朝向收集壳体的内壁,并在分流腔的输出端设有第一控制阀;
集热体,安装于所述导流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达纸业(浙江)有限公司,未经维达纸业(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33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