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装饰施工用预制轻集料复合保温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43306.8 | 申请日: | 2021-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2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吴富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E04F13/22;B32B3/08;B32B25/00;B32B25/06;B32B27/06;B32B27/42;B32B29/00;B32B29/06;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时嘉鸿 |
| 地址: | 518045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装饰 施工 预制 集料 复合 保温 | ||
1.一种建筑装饰施工用预制轻集料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基板(1),所述保温基板(1)的底部表面设置有酚醛塑料发泡板(10),所述保温基板(1)的顶部表面设置有抗变形机构,所述抗变形机构的顶部表面设置有内撑机构,所述内撑机构的顶端设置有吸水纸(4),所述吸水纸(4)的顶部表面设置有防水膜(3),所述抗变形机构包括多个抗变形柱(7)、多个抗变形件(8),多个所述抗变形柱(7)、多个所述抗变形件(8)交错设置;
所述抗变形件(8)包括第一抵顶盘(801)、第二抵顶盘(802)、第一中间抵顶罩(803)以及第二中间抵顶罩(804),所述第一抵顶盘(801)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抵顶罩(803)上,所述第一中间抵顶罩(803)设置在所述第二中间抵顶罩(804)上,所述第二抵顶盘(802)上设置有内凹槽(805),使得所述第二抵顶盘(802)的中部、外缘部向外凸起,所述第二中间抵顶罩(804)设置在所述第二抵顶盘(802)上,并位于所述内凹槽(805)内,所述第一中间抵顶罩(803)内设置有内环体(806),并且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内环体(806)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内环体(806)设置有吸能组件,所述吸能组件包括V型锯齿圆板(807)、多个吸能实心杆(808),所述V型锯齿圆板(807)设置在所述内环体(806)内,多个所述吸能实心杆(808)设置在所述V型锯齿圆板(807)的V型槽内,所述第一抵顶盘(801)与所述内环体(806)之间设置有内顶盘(809),所述内顶盘(809)穿过第一通孔,并且所述内顶盘(809)连接有内动环(810),所述内动环(810)套在所述内环体(806)与所述第一中间抵顶罩(803)之间的部位,所述第二中间抵顶罩(804)内设置有吸能支撑块(811)、环形板(812)、第一中间内盘(813)以及第二中间内盘(814),所述吸能支撑块(811)设置在所述第二抵顶盘(802)的中部凸起部上,所述第一中间内盘(813)设置在所述吸能支撑块(811)上,并且通过多个第一内弹簧(815)抵顶所述第二中间抵顶罩(804)的内壁,所述第二中间内盘(814)设置在所述第二中间抵顶罩(804)的内顶壁上与抵顶所述第一中间内盘(813),所述环形板(812)设置在所述第二中间抵顶罩(804)的内壁上并位于所述第一中间内盘(813)的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装饰施工用预制轻集料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变形机构包括缓冲泡棉层(6)、抗变形层(5),所述缓冲泡棉层(6)设置在所述保温基板(1)的顶部表面,所述抗变形层(5)设置在所述缓冲泡棉层(6)的顶部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装饰施工用预制轻集料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膜(3)的顶部设置有防火机构(2),所述防火机构(2)包括有防火格布(201)、防火涂层(202)、玻璃棉板(203)和隔热层(204),所述防水膜(3)的顶部表面设置有隔热层(204),所述隔热层(204)的顶部表面设置有玻璃棉板(203),所述玻璃棉板(203)的顶部表面设置有防火涂层(202),所述防火涂层(202)的顶部表面设置有防火格布(2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装饰施工用预制轻集料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基板(1)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密封板(12),所述密封板(12)位于所述酚醛塑料发泡板(10)、抗变形机构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装饰施工用预制轻集料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酚醛塑料发泡板(10)的底部表面设置有吸音板(9),所述吸音板(9)的顶部表面贯穿设置有吸音微孔(901),所述吸音板(9)的底部表面设置有隔音毡(11),所述隔音毡(11)的底部表面设置有固定板(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装饰施工用预制轻集料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3)的底部表面设置有多个朝向墙体连接板(14)的延伸管(15),所述墙体连接板(14)上设置有多个与延伸管(15)对应的连接套管(16),使得所述固定板(13)、墙体连接板(14)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装饰施工用预制轻集料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管(15)的内底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连接套管(16)的第一锁紧杆(151),并且所述第一锁紧杆(15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内延槽(152),所述第一内延槽(152)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楔形内环槽(153),所述第一锁紧杆(151)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154),所述第一空腔(154)位于所述第一内延槽(152)的后方,所述第一空腔(154)内设置有磁柱(155),所述连接套管(16)的内底面设置有朝向延伸管(15)的内套管(168),所述内套管(168)的内底面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内延槽(152)的第二锁紧杆(161),所述第二锁紧杆(161)内设置有第二空腔(162),并且所述连接套管(16)的内底面设置有第二内延槽(163),所述第二内延槽(163)内设置第二内弹簧(164)、内芯锁杆(165),所述内芯锁杆(165)与所述第二内弹簧(164)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空腔(162)内,所述第二锁紧杆(161)的杆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楔形推杆(171),所述楔形推杆(171)与所述楔形内环槽(153)对应,所述楔形推杆(171)内设置有镂空槽,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挡杆,所述挡杆穿设在所述镂空槽内,并且所述镂空槽的内端设置有第三内弹簧(157),所述第三内弹簧(157)抵顶所述挡杆,所述内芯锁杆(165)的外端设置有锥形推柱(166),所述锥形推柱(166)与多个所述楔形推杆(171)对应,并且所述锥形推柱(166)的端部内设置有与所述磁柱(155)对应的磁块(16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33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