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油雾化全过程性能预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2198.2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8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振;刘虎;严红;孙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5;G06F30/28;G06T17/20;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程华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航空发动机 燃油 雾化 全过程 性能 预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油雾化全过程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航空发动机燃油雾化喷嘴及喷雾流场三维几何模型;所述三维几何模型为网格模型;;
基于所述三维几何模型,建立燃油-气体-液滴多相流物理模型;所述燃油-气体-液滴多相流物理模型包括对燃油-气体两相流物理模型、气液两相界面追踪的流体体积函数模型以及燃油的表面张力和粘性力本构模型;
基于所述燃油-气体两相流物理模型、所述气液两相界面追踪的流体体积函数模型以及燃油的表面张力和粘性力本构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方法得到网格的中心速度场和流体体积分数分布情况;
根据所述中心速度场和所述流体体积分数分布情况对气体和液体进行划分;
采用正交笛卡尔网格自适应方法对气液两相界面进行网格细化;
将雾化过程中小于规定尺寸的液滴转化为拉格朗日粒子点;
对网格内所包含的不同体积分数的拉格朗日粒子进行计算,得到不同时间节点上的流场数据和液滴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油雾化全过程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燃油-气体-液滴多相流物理模型之后,还包括:对雾化过程气体和燃油的物性参数进行选取和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油雾化全过程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燃油-气体-液滴多相流物理模型,具体包括:
建立燃油-气体的两相流动物理模型;
建立燃油的表面张力和粘性力本构模型;
建立气液两相界面追踪的流体体积函数模型;
建立液滴的离散动力学模型;
建立液滴的拟流体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油雾化全过程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网格内所包含的不同体积分数的拉格朗日粒子进行计算,得到不同时间节点上的流场数据和液滴数,具体包括:
当网格内的拉格朗日粒子体积分数小于等于0.02时,采用离散单元法对液滴的离散动力学模型进行离散;
当网格内的拉格朗日粒子体积分数大于0.02时,采用SDPH方法对液滴的拟流体模型进行离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油雾化全过程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液滴发生剪切破碎时,采用液滴的二次破碎模型TAB模型进行计算;
当液滴之间因相互碰撞作用而发生聚合、反弹和破碎的问题,采用O'Rourke模型进行计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油雾化全过程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于DEM颗粒与SDPH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采用DEM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法则进行计算。
7.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油雾化全过程性能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三维几何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建立航空发动机燃油雾化喷嘴及喷雾流场三维几何模型;所述三维几何模型为网格模型;;
多相流物理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三维几何模型,建立燃油-气体-液滴多相流物理模型;所述燃油-气体-液滴多相流物理模型包括对燃油-气体两相流物理模型、气液两相界面追踪的流体体积函数模型以及燃油的表面张力和粘性力本构模型;
中心速度场和流体体积分数分布情况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燃油-气体两相流物理模型、所述气液两相界面追踪的流体体积函数模型以及燃油的表面张力和粘性力本构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方法得到网格的中心速度场和流体体积分数分布情况;
划分模块,采用根据所述中心速度场和所述流体体积分数分布情况对气体和液体进行划分;
网格细化模块,用于采用正交笛卡尔网格自适应方法对气液两相界面进行网格细化;
转换模块,用于将雾化过程中小于规定尺寸的液滴转化为拉格朗日粒子点;
计算模块,用于对网格内所包含的不同体积分数的拉格朗日粒子进行计算,得到不同时间节点上的流场数据和液滴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未经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21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级轻气炮内流场性能预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