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宝岛蕉’果实无锈化栽培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541553.4 申请日: 2021-12-16
公开(公告)号: CN114097545B 公开(公告)日: 2022-10-18
发明(设计)人: 赵明;邹瑜;武鹏;何海旺;龙芳;黄相;莫天利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G22/05 分类号: A01G22/05;A01G7/06;A01G13/00;A01N43/12;A01N45/00;A01N43/653;A01N47/24;A01N61/00;A01N43/16;A01N59/14;A01N43/08;A01P3/00;A01P21/00
代理公司: 南宁市吉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5 代理人: 滕艺琼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宝岛 果实 无锈化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宝岛蕉’果实无锈化栽培方法:(1)果面喷施保护性溶液:香蕉果梳的果指展平期,果面均匀喷洒赤霉素混合溶液;所述的赤霉素混合溶液为按照质量比GA3:GA4+7=1:3混合后所得;(2)喷施化学农药混配液:香蕉植株现蕾后,整株喷洒化学农药混配液。本发明果面喷施保护性溶液,可以有效抑制木质素合成,提高果实表皮细胞柔韧性和抗性,促进香蕉果实外表皮和内表皮协同生长;果面喷施复配的化学农药混配液,防治病菌对果面光洁度造成的侵害,同时提高蕉果抗逆、抗病能力;本发明可以显著抑制‘宝岛蕉’果面锈斑形成,提高‘宝岛蕉’蕉果商品性能,对果实产量和内在品质无影响;本发明方法简单方便,适合大面积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实无锈化栽培技术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宝岛蕉’果实无锈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宝岛蕉’香蕉新品种是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种植最成功的抗枯萎病香蕉品种之一,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香蕉产区均有大面积种植。但生产过程中发现,如果管理不当,当‘宝岛蕉’果实饱满度达到7.5成以上时,果实表面便容易出现果锈。‘宝岛蕉’果锈表现为条状或不规则锈斑,如图1所示,严重影响蕉果商品性能。经前期研究分析,果锈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由‘宝岛蕉’果实表皮细胞结构引起,‘宝岛蕉’外表皮3~5层细胞小,排列较整齐,而内表皮细胞大,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不整齐,如图2;导致果实快速生长期(膨大期)果实内表皮细胞体积膨大速度远远超过外表皮细胞,造成外表皮细胞“机械性”的扭曲、变形,细胞壁木质化加厚,当这种机械阻力不能抵消内部膨压时,引起细胞破裂、死亡,导致‘宝岛蕉’果实采收期的果锈形成;另外,南方夏季雨水过量,导致病虫害爆发,果面容易受到损伤,这也会促使果锈加重发生。然而香蕉栽培过程中常规的套袋措施虽然能够减少雨水的侵袭,但是造成果穗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的微域环境,促进病菌的滋生与繁殖,危害果实表面光洁度,且促进根系吸收水分,运输到果实,促使果肉细胞膨大加速,从而增大果皮附近细胞承受的压力,造成果实表面果锈形成;当配套栽培技术不规范,管理不科学,树体处在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下,蕉果留树期过长,抗性降低,更加剧了果实表面果锈的形成。

‘宝岛蕉’香蕉果实外表形成果锈后蕉果商品性能下降,严重影响销售,进而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防治‘宝岛蕉’香蕉表面形成果锈、提高蕉果商品性能,减少经济损失的果实无锈化栽培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治‘宝岛蕉’果实表面果锈形成的无锈化栽培方法,旨在得到一种可以显著抑制‘宝岛蕉’果面锈斑形成,提高‘宝岛蕉’蕉果商品性能,对果实产量和内在品质无影响的防治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宝岛蕉’果实无锈化栽培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果面喷施保护性溶液:香蕉果梳的果指展平期,果面均匀喷洒赤霉素混合溶液;所述的赤霉素混合溶液为按照质量比GA3:GA4+7=1:3混合后所得,所述赤霉素混合溶液中含有3.0~5.0mmol/L量的黄酮液,可显著降低果锈指数,对提高果实外观商品价值有很大的作用;GA3指赤霉素A3(Gibberellin A3),GA4+7是由GA4(Gibberellin A4)和GA7(Gibberellin A7)组成,二者质量比2:1;

(2)喷施化学农药混配液:香蕉植株现蕾后,整株喷洒化学农药混配液,所述农药混配液由以下组分按照质量比混合所得: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黄腐酸:海藻酸:硼酸:维生素C=4:3:1:1:0.5:0.5。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赤霉素混合溶液喷洒浓度为100ppm。

优选地,步骤(2)中间隔10d喷洒1次化学农药混配液,连续喷施3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15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